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玉雕精雕细琢“桐城工”

安徽日报 2013-11-29 23:41 大字

说到桐城玉雕,不能不提“桐城工”。走南闯北的桐城玉雕工匠们,心思细密,手艺精巧,他们手下出的活别具一格,即使在全国也能排得上名号,久而久之,“桐城工”也逐渐为玉器界所熟知和承认。 11月26日上午,记者一行走进桐城玉雕文化产业园,迎接我们的陈昌奉不仅在园里开了家玉器店,他本人就是一位玉雕大师。据他介绍,与海(上海地区)派玉雕的委婉细腻相比,“桐城工”所出的玉雕件,线条更加简洁,风格偏向古朴。 2009年,桐城玉雕入选桐城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走进陈昌奉的玉雕工作室,数十名年轻工匠正在埋头工作。锯割、琢磨、抛光、上蜡,每个步骤都马虎不得。工人们手中的玉料大多为和田玉、青海玉、俄罗斯玉;雕刻工具大小不一,碗铊、冲铊、磨铊等,小到几毫米,大到几百厘米,每件工具到了工人们的手中,就有了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经历冲、磨、轧、勾等琢磨步骤,玉品渐成雏形。从一块坚硬无比的石头到一块温润光滑的美玉,并非易事,需要数名工匠数月劳作,才可能最终成型。有经验的老师傅可以化瑕为瑜、废料巧用,熟练运用浮雕透雕、阴雕、阳雕、内雕等工艺,经过反复琢磨的美玉,才能经得起岁月的考验。白玉笔洗、立式观音、化蝶……这些寓意深刻、雕工精湛的美玉,一一展现在我们面前,令人叹服。

据桐城市文化馆馆长张志鸿介绍,有史料可查的桐城玉雕可追溯至战国时期,上世纪八十年代,从桐城大栗树发掘的墓葬中出土的战国时期玉器可以为证。明代以后,桐城出现了具有代表性的玉雕宗师王小溪、李文甫、贺四等人,民国年间出现玉雕大师永甲等。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桐城玉雕师傅们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吃苦耐劳的精神,采集各地优质玉石,吸纳各地精湛技艺,打造本土玉雕产品。据统计,目前桐城市已成为中国玉雕白玉小件的重要加工基地,有近四万名玉器从业人员。陈昌奉说,2008年北京奥运会金镶玉奖牌中的玉牌由方云和承接完成,方师傅就是桐城人,这令他们备感骄傲。

【采访手记】

玉雕工艺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经过30多年的发展,桐城玉雕已由昔日的家族式作坊,零散式创制与经营,过渡到今天20多亿元固定资产的产业集群。新建成的桐城玉雕文化产业园既是一个经营场所,也是一个玉雕工艺的竞技之地。我们期待产业园在经营好玉雕产业的同时,能够成为弘扬、传播桐城文化的一扇窗口。

精美的玉雕。

新闻推荐

在名城桐城的一角有一座并不显赫的小镇以厚重的文化底

在名城桐城的一角,有一座并不显赫的小镇,以厚重的文化底蕴、灿烂的历史遗存、独特的古建风景,令人流连忘返——近水楼台“甲”天下■ 本报记者 蒋莉 晋文婧◎水运通衢达九州◎孔城得名是因城之...

桐城新闻,有家乡事,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桐城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