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斌省长集中回复网友留言
日前,省长李斌就广大网友在“人民网”给她的留言,将各地的调查结果,集中进行回复。本报摘编其中群众关注度较大的问题刊出,以飨读者。
网友:太湖县树贩子猖獗,通过各种途径和手段打通关系,到森林派出所领取所谓的砍伐证,然后回家召集人上山进行地毯式砍伐,所到之处树光山秃,自然生态遭到严重破坏。此种做法已不是一两年了,盼省长为我们的子孙后代管管这件事。
安庆市政府回复:太湖县已研究决定采取以下三项措施,保护森林资源。一是召开紧急会议,全面部署,严厉打击盗砍、盗伐行为。二是清理木竹加工(经营)户,严查砍伐和运输环节的少批多砍、少批多运或不批乱砍滥伐和无证运输行为。三是整合森林公安、执法大队、木竹检查站、林业站等综合力量,严厉打击破坏林地资源违法犯罪活动。
网友:宿州解集乡南部的鲁营村位于老汪湖上游,8000多亩农田几乎每年没有丰收保障,不是旱了就是涝!希望李省长给予高度重视。
宿州市政府回复:您反映情况基本属实。鲁营村人口1160人,耕地2500亩 (其中70%为湖内耕地,30%为山坡地),山坡地不存在涝灾,但灌溉困难。湖内耕地在特殊年份是蓄滞洪区,粮食收入无法保障,其损失由国家给予补贴;在正常年份,雨水可以通过中小沟排入拖尾河中。 1998-2007年奎濉河治理时已对老汪湖进行了治理。目前,村已召开会议同意采用“一事一议”的办法打深水井解决抗旱问题,年内作为民生工程予以实施。
网友:因为孙子需要陪读,我在桐城市买房,办理了农转非户口。孙子考上大学后,我想把户口迁回农村老家,但非农业户口又无法转为农业户口,更无法享受农村社会保障。我该怎么办?
安庆市政府回复:桐城市“非农户口转农业户口”目前仍执行桐政发[2002]8号文件,桐城市有关主管部门已拟户籍改革意见报桐城市政府(包括“非转农”),桐城市将会尽快出台详细的户口管理工作规范,以解决群众关注的户口管理问题。
仅就养老保险而言,目前在本市范围内无论户口在农村或城镇,只要未享受城镇职工养老保障金的,享受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均不受影响。
网友:我家住在泾县泾川镇山口社区左村组,因子女大了,没房子住,2010年在自留山新205国道花了一生的积蓄(还欠20万元)建了现在唯一的住房。今年,泾县行政执法局要强拆我的房子,说我违章建筑,当初镇里村里都同意我盖房,不知道我现在该找谁?
宣城市政府回复:经了解,2010年9月份,您以住房紧张为由,向泾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申请办理建房手续,但因建房地点属于林地范围等原因,一直未获批准,以至您所建房屋未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属于违法建筑。泾县城管执法局按照相关法律规定作出的处罚决定合法、有效。
网友:本人母亲于1942年5月出生在萧县白土镇孤山村,1969年经人介绍嫁入甘肃兰州,之后因种种原因未回过家乡,造成户口被当地注销。母亲现年事已高一直没有户口、身份证,给生活造成许多困难。现在想在原籍恢复户口之后迁移至兰州。
省公安厅回复:1992年以前,萧县农村人员户口由生产队、公社及后来的村(组)、区政府管理。 1992年后,由于实行农村户口城市化管理,由公安派出所管理农村户口。鉴于您的母亲自1969年后在甘肃经过了多次的人口统计和普查,建议随其配偶或子女在当地派出所补办户口,萧县白土派出所将帮助提供其在原籍无户口证明。
网友:我是潜山黄柏镇昆仑村村民,属贫困山区。前些年政府给我们危房改造资金,2010年部分村民拿到了,而2011年所有村民一分钱没有了。村里的解释是,危房改造资金用在新农村建设上了,而且新农村建设每户还出资一千多元,我个人觉得村里这种做法有问题。请问这种资金挪用对吗?
安庆市政府回复:经调查了解,黄柏镇2011年度改造危房110户,危房改造资金105万元,其中新建100户,资金99万元,改造修缮10户,资金6万元。黄柏镇选定昆仑村染坊老屋87户集中整治,整片危房改造资金由各户自愿签订协议交由村庄整治理事会统一管理,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剩余13户分配到其他村农户打卡发放。染坊整治点现已建成宽3.5m砼路面2.8km,安装路灯49盏,建有文化广场860㎡,公厕、绿化、祠堂恢复等共用资金达140万元,远远超出改造87户危房的78.3万元。染坊老屋整治点集资是由村民通过民主投票的方式自选理事会,自议筹资方案,所有集资款及补助款统一由理事会支配用于工程建设。
网友:我是界首市舒庄乡后湾村的村民,我们几家房子拆了,在原址重建但乡土管所工作人员阻止,又不给批新的宅基地,这叫我们该怎么办呀?
阜阳市政府回复:经查,你反映的问题中涉及的 “原址”已于2010年6月批准为土地复垦区,当时公示时也没有人提出异议。 2012年2月拆房动工时村干部已多次通知有关建房户重新调整宅基地。目前已由舒庄镇负责同志牵头,土管所配合村里做好协调工作,你所反映的宅基地问题已基本得到解决。
本报综合报道
新闻推荐
让“皖茶”香飘海内外●26个主产县带动56个茶叶生产县“改良”●制定名优茶生产系列标准,严查“问题茶”
●26个主产县带动56个茶叶生产县“改良”●制定名优茶生产系列标准,严查“问题茶”
桐城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桐城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