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花400万买栋楼捐给贫困生桐城一爱心人士“隐身”献大爱,受助学子免费吃住

安徽日报农村版 2012-03-02 12:17 大字

[摘要]桐城一爱心人士“隐身”献大爱,受助学子免费吃住

开栏的话 “学习雷锋好榜样”,儿时嘹亮的歌声,一直在我们的心头荡漾。本报今起推出“寻找身边雷锋”专栏,重点报道江淮乡村的学雷锋典型,展现雷锋精神的时代风采,凝聚起建设美好安徽的强大精神动力。

“雷锋”就在我们身边,越来越多涌现出来的“安徽好人”是其中的杰出代表。希望广大读者积极提供身边的“雷锋”线索,或拿笔给我们讲述他们的故事,让我们一起走近他们,感受他们生命的精彩和美丽!

2月20日中午时分,当几个十五六岁的孩子有说有笑地回到位于桐城市同安北路 “情系爱心联合会助学中心”的时候,餐厅的尤阿姨已经为他们准备好了丰盛的午餐。

最先回来的尹飞来自桐城市大关镇。今年一开学,他和其他8个家庭特困的高中孩子从助学中心资助的450多个孩子中被选了出来,住进这个温暖的“家”。

“吃住都是免费的,连生活用品都为我们备好了,费用全部是一个好心人出的。 ”尹飞所说的“好心人”是一个长期热心公益事业的桐城籍人士。据情系爱心联合会副会长项玉介绍,去年11月,该爱心人士先是拿出近300万元买下了这幢占地1400多平方米的三层楼房,后又斥资100多万元对楼房的33个房间进行了装修,“然后把大楼产权无偿赠给我们,建立了这个助学中心。 ”

记者随后参观了这个装饰一新的助学中心:一楼是办公区域和厨房,厨房里燃气灶、冰箱、微波炉一应俱全;二楼是图书室、微机室和多功能室;男女宿舍分布在三楼两侧,每间宿舍都配有床、衣柜、书桌等,旁边还有男女洗漱间。 “一个民间慈善组织能有这么大的活动场所,估计在全国也不多见! ”项玉自豪地说。

对于那位好心人,孩子们习惯性地叫他“陈叔”。 “大概40岁样子,个子高高的,每次来都问我们学习的情况,吃饭时总是给我们夹菜。 ”在孩子们眼中,“陈叔”最大的特点是心细、体贴。对此,项玉也有同感:“他给每个孩子都买了夏秋冬三床被子,连雨伞、牙膏、牙刷、卫生纸都买好了,还给每位孩子买了一辆自行车。 ”

“以前住校,每学期住宿费120元,每天吃饭要七八块。住在这里,吃住全不要我们考虑。 ”尹飞说,在助学中心,大家一起学习,遇到难题一起探讨,休息时间还一起打乒乓球。 “有几个孩子一开始性格很孤僻,现在好多了! ”项玉告诉记者,没有了生活上的后顾之忧,孩子们一心扑在学习上,对未来充满信心。 “我的目标是考上香港大学! ”今年读高二的方根胜早就立下志向。

项玉表示,今年暑假,助学中心将再安排50个左右孩子入住,并联系大学生来给他们辅导。 “目前,图书馆还缺些书,还有80多个孩子需要一对一的资助人。 ”

现在,助学中心已经成为当地小有名气的“爱心家园”,而其资助人情况却几乎无人知晓。大家只知道他有一个网名叫“过路的风”,本报去年也曾报道过他出资10余万元资助36名苦孩子逛北京的感人事迹。 “他不想宣传自己,只想让更多人关注公益事业”,项玉说。

通讯员余克尚本报记者程茂枝

新闻推荐

田野上活跃着一批“职业农民”

春耕备耕时节,记者来到安徽桐城市农村采访时发现,这里活跃着一批“职业农民”的身影。他们提供从产前到产后的专业化服务,日渐成为农业生产的主力军。65岁的王从玉是范岗镇铁铺村农民,自从4年前...

桐城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桐城市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