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走进“远岫轩”古民居

太湖周刊 2017-03-17 15:02 大字
3月1日,从牛镇镇天桥村村部出发,乘车沿着新修的盘山水泥路往东山岭而去,沿途但见树木葱茏,一簇簇粉色的野樱花点缀其中,透出春天的气息。车子停在路边一排青砖小瓦房前。这座被青青竹林掩映着的、彰显质朴淡雅风格的古民居,就是“远岫轩”。

据“远岫轩”门前所立的石碑上记载,“远岫轩”系清光绪年间进士王念祖所建,占地面积3000平方米,坐北朝南,砌封人山墙,青砖小瓦木架结构,东西兼具两大厢房,呈对称分布,主体前中后三进,六座天井,各进大厅系用红杉门窗相隔,天井以走廊相互串通,每个房间用木板铺满楼,氛围二层,较大房间用抱龙柱挑梁。

今年82岁的王希望就住在这座古民居里。他告诉记者,他十来岁的时候搬进古民居居住,一直到现在。住得最多的时候,住了9户人家共47人。后来大家陆续搬出去了,有的到镇上去住了,有的重新建了楼房,如今剩下5个人住在这里。

和王希望一样还住在这里的王宇涵,是王念祖的后代。王念祖是光绪庚辰科大挑二等癸未科进士,民国时期曾任皖岸榷运总局局长。王宇涵边带着参观古民居,边介绍,言语中充满了自豪。随着他的指引,站在外部观赏,只见古民居背靠青山,屋前有一方半月形水塘,举目远望,便是连绵起伏的山峰。马头墙高低错落,青砖砌起的墙壁上镶嵌着石条门、雕花木窗,屋梁上绘制着精美的花草图案,处处能见建造者的智慧。从外面看,觉得只是一排青砖瓦房,看不出里面的奇妙,从正门一眼望进去,一层一层的木门次第打开,才知道别有一番天地。跨过石门,呈现在眼前的是一排6扇开的木门,下方横着长长的木门槛,上方挂着刻写了“远岫轩”三个字的门额。王宇涵说,这6扇门都可以打开,听祖辈传下来的说法,平时5扇门是关着的,只留左侧的1扇门进出,只有贵客来时,才打开正门迎客呢。

跨过第一进木门的门槛,王宇涵指着背面字迹有些模糊的门额,说门额上原本写着“天锡钝瑕”四个字,大意是好兆头、赐平安的意思。

进去之后,便是一个大天井,天井里铺着的大石块已经被岁月磨得十分光滑,倒是两角的镂空铜钱图案石块格外引人注目。这个大天井的左右,分别被一堵半高的墙隔开,又各自有一个小天井,分布着几间厢房。

第二进木门做工讲究,大半截是精美的镂空雕花。进得这扇门,便是一个大厅。王宇涵说,这就是正厅了,四周的壁上原来挂了许多幅字画,有梅、兰、竹、菊,还有长幅的字匾,充满了书香气息。

第二进的设计风格与第一进相同,一大两小共三个天井依次排开,左右房间分布对称。后厅则为祭祀厅。

从里间出来,站在屋后的山坡俯视这座古民居,又是另一番景象。只见灰色的屋脊鳞次栉比,高耸的马头墙起伏有致,6个天井点缀其中,屋顶似连成一片,却又相对独立。这样一座藏在深山中的古民居,依稀让人看到当年王氏家族的辉煌。

“来看的人不少,都说是个好地方。”王宇涵笑着说。

“远岫轩是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和文物价值。我们希望对这里进行保护性开发,打造成一个旅游景点,让更多的人能欣赏到它。”该村党总支书记许和华说,“目前,已经请专家作了初步的规划。去年,结合畅通工程建设,村里将到古民居的路新修成了水泥路,不仅方便了村民出行,也为下一步的旅游开发打下了基础。”

风过处,竹叶沙沙作响,似在迎接远方的客人。

(本报记者叶玲玲)

新闻推荐

弥陀镇:教育民生工程让偏远教学点成为“香饽饽”

过去,每到学年初,是弥陀镇中心学校负责人最烦心的时候:偏远教学点原任老师要求调动,其他教师不愿去,学生要求转学。这种现象成为弥陀镇偏远山区教学点的一大难题。近年,随着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

太湖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太湖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