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民声·扶贫夜校响起阵阵掌声

安徽日报 2018-11-21 10:18 大字

本报通讯员 吴金旺

“你们有什么困难,只要给我们反映,我们一定尽快解决! ”10月26日晚,在宿松县凉亭镇青竹村犀牛组扶贫夜校里,村支书吴吉林话音刚落,现场响起一片热烈的掌声。

犀牛组驻片扶贫专干徐小燕通知村民晚上来上扶贫夜校,大家都感到很新奇。当晚六点半,县、镇、村三级干部按预先计划,摸黑赶到犀牛组村民组长石队长家。他家门口一片开阔地就是当晚扶贫夜校的会场,门口墙上挂着“青竹村扶贫夜校”横幅,大家围坐在一起拉起家常,亲如一家人。

“希望能把我们组的路修一修! ”吴吉林刚说完开办夜校的目的,村民们就纷纷建议要修通组公路。 “我们承诺:20天内启动通组公路修建工作,40天内把路修好! ”镇人大主席、青竹村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施文光立即答复,他的承诺赢得了村民热烈的掌声。

“我家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去年养了一头猪,得到产业扶贫资金600元,但我觉得当贫困户很丑,我要通过自己的劳动来脱贫,这才光荣! ”贫困户贺凤珍刚说完,会场又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贺凤珍有严重腰椎病,家境贫困,但她认为不能光靠国家扶持,应该勤劳致富。对政策不太了解的部分村民,以为争个贫困户就能得到国家扶贫补贴。扶贫专班班长、宿松县市场监管局干部唐斌在会上做了详细解释,纠正了他们“当上贫困户国家就给钱”的错误认识。

“我家还没通自来水,据说安装自来水要交2000多元,能否少一点?”贫困户贺菊兰说。 “行!我们明天就去找自来水厂商谈,争取少一点! ”施文光当即拍板,现场又响起雷鸣般的掌声。散会时,群众恋恋不舍地与干部道别。第二天,施文光等干部找到镇自来水厂老板做工作,原来需要2360元才能安装的自来水,贺菊兰只花了420元就搞定了;修路的计划镇里开始申报,正在做前期准备工作。

“当时我们定了一个‘先难后易’的原则,扶贫夜校先到群众诉求最多的组去办,听取群众意见,解决实际困难。没想到第一站到犀牛组,就赢得那么多掌声! ”施文光笑着对笔者说。

新闻推荐

脱贫的翅膀 本报通讯员 王会光

宿松县通过“扶贫夜校”、户外流动语音广播宣传车走街串巷、室外脱贫攻坚宣传长廊、扶贫十大工程专题片等宣传形式,在...

宿松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宿松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