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的翅膀 本报通讯员 王会光

安庆日报 2018-11-16 11:12 大字

宿松县通过“扶贫夜校”、户外流动语音广播宣传车走街串巷、室外脱贫攻坚宣传长廊、扶贫十大工程专题片等宣传形式,在全县22个乡镇209个行政村对贫困户进行扶贫政策宣传,为群众答疑解惑。政策的解读既能给已脱贫户信心,又能使未脱贫户从其他脱贫户身上感受到脱贫的动力。

“我家2016年脱了贫,孩子读书,还能享受教育扶贫政策吗?”“产业补助怎么算,能详细说说吗?”

“脱贫不脱政策,脱贫后依然可以享受教育扶贫补助。”“产业补助封顶是2000元,比如一头猪的补助是600元,养4头以上,也只有2000。”

……

这是宿松县陈汉乡河口村“扶贫夜校”里,陈汉乡人大主席许春水回答群众问题,全方位宣传扶贫政策的场景。

“宣传氛围营造要由表及里,充分激发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由形式到内容,利用好扶贫夜校阵地作用,增强宣传的针对性。”11月6日,宿松县委书记王华在陈汉乡广福村召开的全县脱贫攻坚宣传氛围营造暨人居环境整治现场推进会上说

为做好脱贫攻坚扶志、扶智工作,助推老百姓物质、精神“双脱贫”,激发群众内生动力,增强贫困户脱贫信心和技能,宿松县通过“扶贫夜校”、户外流动语音广播宣传车走街串巷、室外脱贫攻坚宣传长廊、扶贫十大工程专题片等宣传形式,在全县22个乡镇209个行政村对贫困户进行扶贫政策宣传,为群众答疑解惑。政策的解读既能给已脱贫户信心,又能使未脱贫户从其他脱贫户身上感受到脱贫的动力。

“汇口是我们共同生活的美好家园,建设整洁、美丽、和谐、文明的汇口,是每位村民朋友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汇口是我家,环境整治靠大家,我们既是参与者,也是受益者。让我们一起努力,为建设美丽、魅力汇口作出应有的贡献。”原来是镇政府利用“流动广播”深入到各村、社区,围绕脱贫摘帽总目标,进行面对面、零距离的人居环境整治宣传教育,着力改善镇容村貌,打造宜居农村人居环境。同时,加强队伍建设。采取“专班十宣传组十宣传队十QQ”形式,形成自上而下的由专班、各乡镇、部门参与氛围营造的宣传队伍。定期办好脱贫攻坚工作简报,出台了《宿松县脱贫攻坚奖励办法》,调动全社会力量参与脱贫攻坚宣传氛围营造的积极性。

该县选取陈汉、汇口、千岭三个乡镇,作为全县脱贫攻坚宣传氛围营造示范点,通过以点带面的办法,推动全局工作。因地制宜制作大型醒目宣传牌、文化墙、公益广告,部署和安排好专题宣传片、宣传展板、宣传画册和重大新闻选题的策划,积极主动与中央、省、市媒体对接。经统计,10月份在省级以上各类媒体刊播稿件110篇。

通过多渠道、全方位宣传,该县让3.85万贫困户12.34万人知晓国家扶贫政策。目前,累计实现稳定脱贫9.8万人,贫困发生率从2014年16.64%下降到2017年的3.71%。

新闻推荐

两车碰撞 车主被两根钢筋穿体 消防展开生死救援

本报讯(陈虹卢向波)11月10日早晨6点左右,宿松县五里乡卫生院附近发生一起交通事故,一男子坐在驾驶室中身体被数根钢筋穿插。...

宿松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宿松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