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民声”引读者热议——让百姓共享乡村振兴“红利”
■ 本报记者张玉芳
“谢谢你们提供的这个平台,让我有机会把心声说出来。 ”“希望‘两会\’多听老百姓的声音,多为老百姓办实事。 ”……本报自上期开通“两会民声”以来,受到广大读者朋友热烈欢迎,大家纷纷通过手机短信、微信公众号留言,踊跃表达心声。
乡村振兴补短板
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面对即将到来的“两会”,广大乡村读者不约而同地期待补上“短板”、共享乡村振兴“红利”。
网友“裕安陈华锋”认为,乡村振兴关键在于乡村教育振兴,他最大的心愿是早日实现城乡均衡教育。 “城乡教育均衡不仅仅是硬件设备上的均衡,更要在师资配备、教学理念等诸多方面实现均衡。 ”他建议要继续加强乡村中小学师资力量,提高乡村教育水平。
网友“太阳”提出,乡村振兴要着重加大金融投入。他表示,当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普遍面临资金困难,针对这一现状,要加大对他们的贷款支持,解决发展难题。
乡村振兴,还要保护好乡村的绿水青山。网友“只要你好就开心”最忧心的是农村环保问题。他认为,农村污染目前表现最严重的就是塑料袋污染,希望食品包装少用塑料,从源头减少垃圾污染。手机号码为136****3208的读者建议着重解决农村饮用水水质问题。他建议,严格执行“河长制”,推进河长治,党政齐抓,上下共管,全民参与,确保河道水库保护管理全方位无死角。对区域内主要饮用水河流周边及一定范围内的山塘水库实施监管,纳入禁养区,控制饮用水源的源头污染。
聚力民生办实事
读者们热议,乡村振兴要致力于办民生实事,从老百姓的身边事、日常事做起,才能让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日益增强。
网友“再回首”是一名村主任。他反映,农村有不少自然村的机耕路没有项目资金支持,给群众生产带来极大不便,希望能解决这些自然村的机耕路硬化难题。网友“李夕按”反映,在当地县城,三家医院门诊病历与挂号卡都不通用,期待在各市下属医疗机构实行门诊病历“一卡通”。手机号码为136****3208的读者希望农村合作医疗的收费方式能够改进。他说,目前农村合作医疗保险费收取还是由村组来完成,收取费力费时,效果还不是很好。他建议,能不能尽快启动农村社保一卡通,和社保卡捆绑一起由银行代收,或者模仿电力部门现在的收费模式,通过短信提醒,方便在外务工人员和群众交费。宿松县许岭镇许岭社区居民张泽义反映,安徽省一些地方的城乡居民保险每年10月到期,一些地方是每年12月到期,时间不统一,他呼吁要加快全省各地的保险衔接。
对于民生实事,读者们还有更多的期盼:网友“费师傅”盼望上调农民的基础养老金;读者谢东海期待能够早日实现免费医疗;网友“懒得找拽”期盼“两会”充分考虑刚需,切实把房价稳定下来,并适当延长产假,贴近二孩家庭需求;网友“徐观华”建议解决退伍军人后顾之忧,关爱伤残退伍军人;手机号码为153****9739的读者原为五河县沱湖乡渔民,盼望早日将渔民上岸买房补贴领到手。他说,渔民上岸以后,只能靠外出打工挣钱,但是年龄大的渔民很难找到活计,最大的心愿是在家门口打工赚钱……
乡村困难群体,仍是大家关注的热点。 “总的来说,农村困难群体主要有三种类型:一是鳏寡孤独;二是生活难以自理的重度残疾人;三是突发性灾害事故家庭、大病家庭。 ”手机号码为187****5719的读者建议,取消当前的农村低保政策,通过特困救助对以上困难群体加大救助力度。
村务公开有力度
乡村振兴,离不开群众参与。让老百姓明白,才能还村干部清白。不少读者谈到村务公开、村账透明的问题,希望“两会”代表、委员关注。
网友“未来不是梦”表示,村务公开力度不足,让老百姓对村干部失去信任。希望强化监管,督促村干部真正为老百姓做好事办实事;读者吴炳林反映,村集体林场流转资金不够透明,村民监督委员会没有起到应有的监督作用。他建议脱贫攻坚过程中,要加强规范农村集体山场、林场、水面等发包程序,农村集体资金的使用要公开透明,加大对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的项目公示力度,让老百姓对农村集体资产、资金做到心中有数。
省“两会”召开在即,本报“两会民声”平台将持续开通。读者可拨打本报热线电话:0551—65179792、65179779与我们联系,或发送短信至13721116883,也可在“安徽日报农村版”微信公众号上留言表达心声。我们将对读者反映集中的意见和建议进行整理,并通过省人大代表和省政协委员以“两会”建议、议案、提案等方式将读者心声带上“两会”。
新闻推荐
日前,安庆宿松县复兴镇占峦村农民詹老伯终于拿到了18000元的赔偿款。原来,去年底,詹老伯贷款买的一头黄牛被车撞死,事故发生后司机逃逸。幸好经过警方努力,肇事司机被找到,并向詹老伯做出赔偿。2017年1...
宿松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宿松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