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乡贤文化 改善乡村治理
近年来,宿松县高岭乡积极探索多元化社会治理方法,通过充分发挥新乡贤等当地贤达人士的影响力,以德治乡。这两年,高岭新乡贤参与调处化解各类矛盾纠纷79件,及时将矛盾化解在源头,使得“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安庆日报》1月3日)
高岭乡通过激发弘扬乡贤文化,积极化解各种社会矛盾,促进了该乡各项事业快速发展的这一做法,值得点赞!
毋庸讳言,乡村治理需要法治。但安庆市乡镇广而分散,村民居住的空间分布也大多呈现出一种小聚集、大分散的格局。这一特点,使政府对他们直接开展日常管理存在很大困难。这些管理难以覆盖的地方,往往也成了乡村治理的短板。
再加上与城市相比,农村的治理环境不一样,村民的诉求不一样,问题成因也不一样。如在村民日常生活中,诸于宅基地多占了两块砖、对老人不尽孝等许多事情也是法律所无法管,或管理的成本很高。这些看似是家长里短的问题,若处理不好都会成为社会不稳定因素。再加上乡村大都是熟人社会,有稳固的情感维系和寄托,因而“人治”的色彩还很浓,甚至于一些法律条文,抵不上某个乡贤几句话的现象都依然存在。
因此,激发和弘扬乡贤文化,对改善乡村治理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说起乡贤,是指那些年少远走高飞,老大荣归故里,或虽身在外却乡情难却的本乡本土有知识、有德行,有才能、有声望之人。也包括那些农村优秀基层干部、道德模范、能工巧匠、致富能手等先进典型。与前者带有传统色彩的乡贤相比,这些新乡贤成长于乡土、奉献于乡里,在乡民邻里间威望高、口碑好。他们生活在村里,大事小事都知道,邻里纠纷苗头他们往往第一时间就能发现,能成为化解矛盾的“灭火器”。
实践已证明,乡贤的名声也许不出当地,但他们所倡导的与人友善的价值观却能教化一方,深深地影响着村民们的行为。这些乡土文化的精灵,其影响不是来自行政力,而是来自人格的感染力,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这些没有正式头衔的“魅力权威”,他们用乡土语言,靠乡土办法,继承和发挥传统文化的教化作用。他们是纠纷矛盾的调解者,也是乡风民俗的教化者,能在乡村治理中发挥重要作用。他们所形成的调解合力,可以在潜移默化中把矛盾化解在基层,把法治意识融入村民生活,以此形成和谐的文明乡风。
同时,随着农村改革不断深化,市场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农民的物质生活水平也会随之得到提升,但优秀的乡土文化和传统秩序也难免遭遇到冲击,利益纠纷也会在不断增多,这也就无形中增加了乡村治理的难度。这就需要我们把乡村邻里纠纷化解工作的关口前移,把矛盾化解在源头,以“有益于当代的乡贤文化”,去引导挖掘弘扬传统文化中的积极因素,用于改善乡村治理。
十九大报告已经指出:“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因此,我们要激发和弘扬乡贤文化,要深入挖掘当地乡贤资源,善于发现和塑造有见识、有担当、有威望又自愿扎根乡土的乡村能人,来培育“新乡贤”。同时,出台鼓励发展乡贤文化的政策措施,完善乡贤回乡的配套政策,寻找和联系离开家乡但心系故土的本土精英,搭建好他们参与乡村建设和回乡创业的平台,让他们回归故里。使这些乡贤用财富、智慧和爱心反哺桑梓、泽被乡里。如同高岭乡成立了新乡贤工作室,建立乡贤馆,建立起乡、村、组多级乡贤工作体系来激发弘扬乡贤文化。我们也可通过组建乡贤参事会、联谊会,利用“村支两委+乡贤会”的形式,充分发挥乡贤的带动作用,盘活乡贤资源,从而提升乡村治理水平。
有乡贤的乡村才是温暖宜居的,有乡贤文化的乡村才有美好的明天。在乡村治理和建设的关键时期,愿安庆市其他乡镇,也能向宿松县高岭乡那样,在激发和弘扬乡贤文化上做好文章,以造福乡民,改善乡村治理。
潘天庆
新闻推荐
宿松县“三化联动”打造公开透明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助力放管服改革。截至11月底,该县共完成项目交易411项,总交易额14.41亿元,增收5050万元,节约13118.23亿元。交易电子化。开发使用电子招投标系统,所有...
宿松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宿松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