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菜“提单产” 棉花“减人工”
星级记者 喻寒松
油棉体系首席专家周可金
安徽农业大学农学院教授,实验中心主任。从事油菜、花生等经济作物栽培及品种选育工作,任安徽省油菜棉花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油菜专业委员会主任,省政协委员。先后主持和参加国际合作、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科技富民强县行动计划等项目15项,培育油菜、花生新品种8个,制订省级地方标准5项,省农村科技二、三等奖3项。
周可金教授自去年到望江县挂职科技副县长以来,合肥和望江县两地来回跑,成了其生活常态。记者在和他联系采访事宜时,周教授又在宿松县进行新季油菜种植技术培训与咨询服务。趁他返回学校的空隙,记者就当前安徽省油菜棉花产业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新一轮油菜棉花产业技术体系准备如何突破采访了他。
“2015年我国油菜平均单产约130公斤/亩,低于世界油菜平均单产133.3公斤/亩,远低于欧盟27国油菜平均单产242.7公斤/亩。在单产提升缓慢的同时,油菜籽含油量40%左右,也低于进口油菜籽3—5%。安徽省棉花品种品质综合性状同样不很乐观,纤维长度单一,适合纺高支纱的长度31—33毫米优质棉品种很少而且没有得到有效推广。由于受审定标准限制,没有长度25—26毫米适合纺低支纱的品种。 ”周可金说,由于目前油菜品种、种植模式不一,我国油菜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约30%,安徽省油菜综合机械化水平也不到50%,而加拿大等国油菜生产已全程机械化。安徽省棉花生产机械化程度就更低了,缺乏与播种、移栽、管理和收获相适宜的机械以及农机农艺融合技术。
安徽省油菜棉花产业发展中遇到的技术瓶颈问题,也就是“十三五”油菜棉花产业技术体系专家团队的突破重点。周可金告诉记者,专家团队将经过几年的努力选育和筛选适合两熟制区高产和高含油量、抗菌核病、耐渍、耐寒、抗倒、抗裂角等性状的双低油菜新品种2—3个,生育期180天左右、抗菌核病、抗冬前早花、耐寒、抗倒、抗裂角的极早熟双低油菜新品种2—3个。棉花育种主要以多抗、优质和高产为目标,选育转基因抗虫杂交棉新品种;以早熟、多抗和优质为目标,选育纤维长度30毫米以上、生育期115天左右的适合机械化种植和收获的短季棉新品种。
周可金希望通过油棉专家团队的努力,安徽省油菜种植户平均亩产提高5%,主要油菜品种含油量提高到45%,油菜节本增效模式的研发和推广,农户可以增收 150元/亩 (以目前2元/斤的市场收购价计算)。通过棉花轻简化栽培技术的研发和推广,棉农用工数可以减少2—3个,节约植棉成本100元/亩以上。
新闻推荐
岳西县包家乡鹞落坪村,既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也是历史上红二十八军的“大本营”。近年来,当地群众收起斧头和锯子,坚决执行“零采伐”政策,守好绿色生态,发展红色旅游
本报记者胡劲松本报通讯员徐进群岳西县包家乡鹞落坪村的大山里,红瓦白墙的农家乐掩映在松林中,红叶满山,溪水潺潺,秋意渐浓。9月日中午,红土情农家乐老板王芳热情地招呼几位上海游客用餐,她丈...
宿松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宿松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