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献血不能绑架公民就医权利
[摘要]未一平
6月5日,宿松县年仅25岁的陈志宏因消化道出血入院治疗,由于当地采取互助献血政策,给患者及时输血治疗带来了一定困难,首次输血竟等了11小时,其间他在病床上6次呕血、5次便血,失血共计1115毫升,在被紧急转往安庆市立医院抢救无效后,于6月6日因失血性休克死亡。目前有关部门正就这一事件展开调查。(综合《安庆晚报》6月11日、13日报道)
这种悲剧我想应该可以避免的。如果医务人员或当地血站能够以人为本,为病人开通“救死扶伤”绿色通道的话。可惜这“如果”没有出现,以致11个小时里那令人望眼欲穿的血就这样与病人失之交臂,而错过了最佳救援时间。
综观整个悲剧,我们不难发现问题的纠结在于无偿献血上,如果陈志宏生前或他的亲人在这之前献过血,一切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悲剧也就不会那么突兀扎眼地出现在我们面前。而遗憾的是这一切都停留在事后假设的层面上,以致于在“互助献血”的制度铁板面前,由于温情的缺失,在生命分秒必争的11个小时里发生了我们最不愿意看到的人间悲剧。
应该说“互助献血”本身没错,有利于医用血浆的储备,这也体现了对义务献血者的一种褒奖与肯定。但回顾事件到底还是由于“互助献血”而阻止了患者及时用血的需求,那么问题又出在哪里?出在某些制度的执行者刻板及冷漠上,以及制度本身的某些缺陷上。我们当对制度敬畏,但特殊之时执行制度起来如果没有温情,制度就有可能成为我们自己的枷锁。再者从制度本身来看,为什么在病人家属承诺事后加倍献血补偿的情况下,仍然不能网开一面?
献血是公民的义务,但毕竟献血不能强求,再者说如果一个人受身体状态所限不能献血的话,某一天当其需要用血时,我们又该怎么办?新闻中陈志宏的父亲、大姐就因为年纪大和严重贫血而被当地血站拒绝献血。因此万万不能让义务献血绑架了公民正常的就医权利。献血归献血,就医归就医。如果非得实行“互助献血”式的先献血后输血的话,也不能没有做为人最起码的温情,而看着病人急需用血而仍无动于衷。
新闻推荐
企业聘请外国人工作应办理什么手续?□
晚报记者
李大永市民夏先生:我听说宿松县查处过一家大型木材企业非法聘请越南籍技术工人的行为,我也是做生意的,想问一...
宿松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宿松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