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界人士悼念何家庆 南京大学教授黄成

新安晚报 2019-10-22 11:02 大字

何老师吃苦耐劳,待人真实,平易近人,我经常和他一起在野外实习。记得在2014年,有一次我们带着学生在绩溪徽杭古道野外实习。上了山以后,发现山上宾馆房间很少,大约一半学生只能住帐篷。那天下午还下了大冰雹,地上潮湿。何老师是我们请来的教授,肯定要把房间给他,但是他说“这点苦算什么”,坚持和学生一起住帐篷。

他建言,既然是野外实习,学生出来就是要吃点苦,不能整天待在房间里。第二年,我们野外实习时就有意识地锻炼学生。比如说,学生们一半住帐篷一半住宾馆,大家轮换。结果他还要住帐篷。当时我就说这是在锻炼学生,并不是没有房间,是听了他的建议才这样做的。他说:“对啊,所以我要带头住帐篷。”他不止一次这样做,老师和学生都很感动。

原潜山县农委党组书记桂仲晶

1987年我就与何家庆教授相识了,当时我在从事园林植物相关的工作,因为需要请教专业人士关于植物方面的知识,通过朋友介绍认识了他。在那之后的20多年里,我们一直保持联系。

他到潜山的这些年,教了农民很多关于植物种植方面的技术。当时,在潜山市龙潭乡山区有种植物,当地农民都吃它,却不知道它是什么,于是向何家庆请教,然后大家才知道这种植物是什么、有何具体功效。

关于潜山栝楼产业的发展,何家庆教授也提供了相关指导。他先找老农民调研,然后结合调研成果再帮助农民进行栝楼的生产开发,教农民如何提高栝楼产量。在他的指导下,现在潜山的栝楼产业发展得很好。

他能吃苦,很朴素,1987年的那件外套,前年见面的时候他还在穿。前年何家庆教授来潜山还自己带小饭盒。他很平易近人,喜欢和老百姓打交道。有一次他在潜山山区考察,看到贫困老百姓,就将身上仅有的50元钱捐了出去。

安徽大学教授黄书泉

何家庆老师走了。瘦削的、营养不良的、一身粗布衣衫的、独往独来的、脸上挂着傲然而自信的微笑的、一个我所熟悉的身影,从安徽大学校园永远消失了。他曾是安大一道独特的风景,叩击着生活在这浮华功利尘世中的知识分子的责任和良知。

2004年初我曾写过何家庆老师的长篇专访发表在《安徽大学报》上。在与何老师的长期接触中,深感他是一个有思想、有个性、有情怀的人。他完全可以选择另一条道路,过着一种虽不富足却平静、安逸、体面的所谓的知识分子生活。但是他没有这样做。正如他所说:“我的命运就是要用自己的知识来改变贫困地区农民的生活,这条道路上充满了苦难,但是我感到幸福,因为我实现了自己的价值。”

何家庆老师的事迹是对知识分子心灵的一种净化。

安徽大学毕业生王强

从2005年读大二开始,我就进入了何老师的实验室,时至今日,魔芋中心的小伙伴跟何老师在一起出去拉样方、指导大家做实验和煮面的生活仍历历在目。

何老师是我们的好老师,他待学生如自己的孩子一样。他严肃又幽默,就算批评也不会伤及同学们的自尊心。他懂得发现每个同学的兴趣和特长,引导学生主动获取知识。更重要的是,他不仅教给了我们知识,还教会了我们如何正确看待世界。

作为老师,他奉献的地方远不只是课堂和实验室,他把知识教给了学生,又把知识带给了那些贫困地区的人们。他是个充满爱心的人,省吃俭用也要帮助山区儿童求学。

吾师如父,感激教诲之恩永远难忘。

新闻推荐

非法采矿 四人受审

潜山讯(徐媛媛)9月20日,潜山市人民法院组成7人合议庭,依法公开审理被告人张某林等4人非法采矿罪案。公诉机关指控,2018年6...

潜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潜山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