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身虽在远但存父母心

新安晚报 2019-02-11 09:42 大字

2018市王河镇小伙汪全浩榜上有名。对于春节前儿子获得的荣誉称号,汪中华与周葱兰夫妇百感交集,虽然对因公殉职的儿子思念万千,但汪中华说,今年春节,虽然儿子不能回家与父母团聚,但儿子一直住在父母心里,只不过离得比较远而已。

1994年12月,汪全浩出生于潜山市王河镇。自打汪全浩到潜山城区读书,汪中华与周葱兰夫妇就举家搬到城区,一边靠经营小菜铺维持生计,一边照顾儿子的生活起居。父母的艰辛,汪全浩看在眼里,记在心上。2013年,汪全浩如愿考上安徽师范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大学毕业后,汪全浩考取了合肥工业大学的研究生。

然而,为了减轻父母的负担,2017年6月,汪全浩毅然入伍,成为广东清远消防支队阳山县大队阳山中队的一名消防兵。阳山县是广东省仅有的3个国家级贫困县之一,相比同批其他战友分配的地方条件艰苦了许多,但汪全浩却以分配到阳山为傲。

刚入伍集训时,汪全浩身板单薄,体能基础差,自身条件不是太好,但他始终咬牙坚持,笨鸟先飞,别人练一遍,他练二遍、三遍;别人做50个俯卧撑,他做80个、100个;别人去休息,他仍继续练体能、学技能。

正是靠着这种坚定的信念和这股执着的韧劲儿,汪全浩愣是练出了水

“我的一点点疏忽,可能会给战友、给群众带来无法弥补的损失,给自己带来终身遗憾。所以每一件事我都得认真对待,含糊不得。”担任阳山县消防大队阳山中队副中队长后,汪全浩仅一年就写下了2大本近3万字的读书笔记,很快成为了中队灭火救援的行家里手。

汪全浩的战友说,他总是习惯随身带着一个小本子,上面密密麻麻记录了辖区每一条道路、小巷和每一家单位、场所的特征,并且铭记于心,为的就是有突发情况时能在最短时间内实施有效救援!

2018年7月31日,群众一匹运输货物的马跌进了一个8米的深坑,汪全浩带领中队官兵历经5个多小时成功救援。长时间的救援,汗水湿透了衣服,他累得精疲力竭,瘫倒在地上,却发出会心的微笑。

作为值班干部,每天巡查营区、查铺查哨、组织训练学习、组织检查消防营地是汪全浩必备功课。2018年11月17日上午,阳山一带阴雨绵绵,十分阴冷,汪全浩带队巡查,不慎从楼上坠落,头部着地,颅脑损伤,昏迷四十多天。2018年12月26日,汪全浩不幸因公殉职,年仅24岁。

今年春节,汪全浩不能回家与父母团聚了,但父亲汪中华说:儿子一直住在父母心里,只不过离得比较远而已。葛笑嵩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客户端记者蒋六乔救援落马时的汪全浩(左三)。

新闻推荐

二次套牌上路 交警逮个正着

潜山市黄铺镇郝某2个月前因套用号牌被交警处罚,但其心存侥幸再次套牌上路,结果又被交警逮个正着,受到严厉处罚。1月14日...

潜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潜山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