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教育“网络”化 促进师生立体全面发展

江淮晨报 2017-06-08 05:44 大字

[摘要]编织优质教育资源,合肥市潜山路学校搭建良性“终身教育”体系

“网络化”,已经成为了许多学校的课堂教学模式,但今天我们要讲的“网络化”并不是单指课堂教学方式上的智能网络化,而是学校将教师、家长、社会等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编织”起来,形成终身教育的一个“网络”。近年来,潜山路学校在整合优质资源,实现共同育人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在潜山路学校,每一个家长,都成为了孩子们窥探多彩世界的一个窗口;每一堂家长课堂,都是家长与学校达成进一步共识的契机;每一次家校互动,都是潜山路学校“教育网络化”的一次“布线”。在这个终身教育的“网络”里,成长的不仅仅是学生,就连老师、家长和社区居民也表示受益匪浅。

职业T台秀  灵感来自于“家长”

“将来,我要当一名医生,站在救死扶伤的第一线。”“我的理想是成为一名主持人,穿着华丽不是他的全部,对事实的精准把握,对问题的刨根问底是他的本职。”“将来我也想从事一门新兴职业,这需要我不断学习,与时俱进。”……

你将来想要从事的是什么职业?你的理想在哪里?近日,在潜山路学校首届“健心节”上,来自六年级孩子的职业梦想T台秀看得让人热血沸腾。穿着各式各样的职业服装,舞台上,一个个小身影爆发出来的职业“呐喊”让家长看得热泪盈眶。

孩子们“奇思妙想”的创意来源于哪里?他们对于职业的认知又来自于哪里?

“孩子们的想法都是来自于每个班级日常开展的家长课堂。”潜山路学校校长徐敏告诉记者,每个月,学校的各班级都会安排至少2个家长走进课堂,“家长课堂”已经被纳入了学校的课程体系当中。“家长们会从自身的职业入手,谈这个职业的特性,职业的要求,职业日常工作的内容等,课堂上孩子可以和家长互动提问,家长也可以带一些便于孩子们理解的职业办公物品进课堂,给孩子们更直观的感触。”

徐敏说,在潜山路学校,家长进课堂已经有四五年的时间了。学校家长委员会成立后,家长开始参与到学校相关活动中来。“老师可以给家长上课,家长可以给家长上课,为什么家长就不能给孩子上课呢?”徐敏说,当时家委会里“藏龙卧虎”,如何把这些家长的才能运用到育人上,学校进行了多方位的思考。“我们学校践行的是‘健康幸福\’的教育理念,就想通过家长把职业体验教育引进课堂上来。”就这样,潜山路学校的许多家长开始走进教室,走上讲台。

课堂上  家长成了“职业规划师”

“同学们,你知道多少卫生急救知识呢?你知道当生命发生危险的时候该怎么做吗?你知道医生都需要干什么吗?”潜山路学校四(3)班教室里,学生周晨阳的妈妈走上了讲台,以几个问题开始她的“第一堂教学课”。她是一名医生,应班主任董祥武的要求,她要向孩子们介绍医生这个职业。

董祥武说,周晨阳妈妈不仅知识专业,还很会和孩子们交流,“当天恰巧有个同学不小心擦伤了手臂,周晨阳的妈妈就利用班级药箱一边对孩子进行创伤处理,一边耐心地给班级的孩子们讲解,孩子们听得非常仔细、非常投入。”

“家长们的职业各具特色,有我们日常接触比较多的服务型职业,也有许多我们没有接触过的新兴职业。”潜山路学校办公室主任王大勇说,首届“健心节”上,就有一个家长的职业是“产品架构师”,不仅学生们没有听说过,就连许多老师也都没有听说过。“据这个家长介绍,产品架构师类似于设计师,但又不同于设计师,这个职业不仅具有超强的挑战性,对从业者的综合素质要求也非常高。”王大勇说,虽然孩子们不能完全理解这个职业,但激起了他们对新兴职业的探索与向往。

“每一个孩子心中,都规划着一个美好的未来。对小学生渗透职业体验教育,培养职业意识,帮助他们确立具体目标,做好人生规划,是学校举办家长进课堂活动的主旨。”六(三)班班主任周宗翠告诉记者,在系列家长走进课堂谈职业后,孩子们了解了不同职业的魅力、增长了见识。同时也明白了社会有不同的职业,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工作状态,每个岗位都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每份工作都有着自己的辛苦和乐趣。

“一般情况下,我们都是各个班级自行开展活动的,但是遇到一些讲得特别好的,我们会邀请家长给全年级或是全校的孩子再上一堂课,比如说这次‘健心节\’上的职业讲座。”潜山路学校德育主任张晨说,首届“健心节”上,学校邀请了四个家长做了年级讲座。

虽然家长们讲的是自己的职业,但孩子们却从各种职业里产生了职业向往、有了职业追求,从而树立了自己的理想,并制定了为之而努力奋斗的目标。校长徐敏说,无形中家长给孩子们当了一回“职业规划师”。

关爱社会  “讲师”队伍走进社区

除了家校紧密合作之外,潜山路学校与街道和社区也经常联合开展活动。“每个月,街道都会邀请学校的师生到社区开展活动,为此学校还专门设定了一个月一个主题活动。” 徐敏说,比如,3月份是学雷锋主题月,孩子们会到社区进行学雷锋活动,参加“听红军爷爷讲历史”等活动,今年端午节期间,孩子们还自己包了粽子送给了社区的孤寡老人。

“当安居苑社区负责人听说学校开设了家长进课堂的活动后,很是兴奋,与学校商量希望把这些‘家长讲师\’们也一同请进社区里。”徐敏说,现在已经有很多家长走进了社区的课堂,在社区的再就业课堂上、在关爱孤寡老人活动上,都经常能看见潜山路学校学生家长的身影。

把家长“送进社区”,潜山路学校还从社区“请进”了一些专家、模范。“健心节”上,来自高新公安分局的优秀社区民警周前早就是其中之一,活动中,周前早爷爷不仅介绍了自己的职业,还给孩子们普及了警察的种类,让孩子们明白了各种警察的不同职责。

在各种活动中,潜山路学校和家长、社区建立了紧密的联系,共同育人的目标得到了进一步深入。

良性循环  搭建了“终身教育”平台

最开始是老师指导家长,告诉家长家庭教育中父母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后来是家长辅导家长,一些素质特别高的家长在家委会中脱颖而出,他们开始把自己的育人观念和所有家长进行交流和分享;再到现如今的家长“反哺”学生和老师,他们利用自己的职业和专业,为学生和老师上了一堂生动的职业体验课。

徐敏说,潜山路学校的家校合作经历的这三个阶段,是一步步摸索出来的。“对于学校而言,把家长请进学校,给他们监督权、参与权和话语权,会对学校的整体教育产生一定的影响,有积极的一面也有一些问题,但这就需要学校去平衡各方面的优劣势,将最优的、最积极的东西保留下来,给孩子健康成长起到助力作用。”

“邀请家长谈职业,学生不仅能对职业有认知、树立了自己的职业愿景,他们还会对父母产生理解、促进亲子关系。”徐敏说,其实参加“课堂教学”,许多家长也是深有感触,一位大学教授作为家长被邀请走进课堂时激动得不得了,经过几天精心准备了讲课稿,但是上完课后还是有遗憾,他说,“徐校长,我现在理解了,你们的教学工作是多么的艰难,不仅要备课备得充分,还要善于用儿童化的语言,还要注意孩子的心理和身体状态,讲好一堂课太不容易了。”有这样感受的并不是一两个家长,在许多家长走进课堂之后,家长和老师达成了更多的育人共识、相处也更和谐了。

“能看见自己的爸爸妈妈走进课堂,孩子无疑是兴奋的。孩子的期待也成为了家长不断学习的动力。”如今,在潜山路学校,家校合作已经进入了一个良性循环,有了“终身教育”的味道,并产生了巨大的育人效益。汪红霞 王大勇

新闻推荐

来路不明快递不要付款潜山一老人轻易付钱被骗

潜山一老人轻易付钱被骗

潜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潜山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