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杆秤 储北平
有则诗谜:“笔直一身无节目,斑斑星点最分明;称斤注两知轻重,大象鸡毛均可衡。”对,谜面是手杆秤!
粗糙的大手高高拎起秤纽,油光锃亮的秤杆由细变粗,秤头弯钩如月。每杆秤都跟着个秤砣,默默无闻陪伴在一起,就像一对和睦恩爱的夫妻。因为挂着沉甸甸货物,秤尾高高翘起。此刻,沉重的秤砣被麻利地挪到秤尾,整杆秤瞬间便与天地平行。这是儿时记忆中的画面,更是市井中司空见惯的场景。
千百年来,手杆秤可算作华夏国粹。它制作轻巧经典,使用便利简捷,作为商品流通主要度量工具,活跃在大江南北,代代相传。制作百工之首的秤,是件高精准的细致活,要求锱铢必较毫厘无差。秤匠手艺是口口相传流传下来的,从选材、刨圆,到用碱水浸泡、打磨,钉秤花等10多道程序,道道容不得半点马虎。秤匠对职业极为神圣虔诚,从不因操作失误而让秤短斤少两。我上世纪九十年代初调到潜山县城工作时,四牌楼尚有制秤一条街,几十家铺面生意红火,但随着电子时代到来,手杆秤日渐减少,如今全城仅剩屈指可数的几家秤匠铺了。
据记载,秤发明于春秋战国时期。谁是第一个造秤者?民间传说有二,一说鲁班,一说范蠡。那时,各国度量衡不统一,而秦国以北斗7星和南斗6星合成13星。秦灭六国后,便以秦制13两为一斤。到了汉朝中叶,儒家学说成为当朝正统,为教育人们在日常交往中不欺诈,就有人在大家最常用的秤上下功夫,给秤杆增加了福、禄、寿三星,这样16两秤就应运而生了。此三星意在警戒人们,若在秤上欺骗人则是折损自己,少给别人一两,则是无福,短二两少禄,缺三两折寿,这样一来就很少有人敢在秤上做手脚了。
但16两秤,也带来使用上的不便。比如一块钱一斤的东西,一两该是多少钱,?于是,老祖宗又想出了好办法,精确地计算出来并编成了算盘歌诀。比如,现代人把对工作不负责任叫做一推六二五,则是由斤秤歌演变而来的。有了16两一斤,随之也就有了半斤八两的成语。到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随着文化和经济发展,逐渐用10进位代替了16进位。目前更是以公制的克和千克,逐渐取代市制的斤和两了。
我老家是个习俗顽固的乡村,至今仍流传立夏称重打秤花。在村口或堂屋,挂起一杆大木秤,秤钩上挂上凳子或箩筐。大人小孩轮流坐到上面称重。司秤人一面讲着吉利话,一面打秤花,秤花只能里打出,不能外打里。打秤花有个与阿斗有关的传说,说诸葛亮七擒孟获后,孟获对他言听计从。诸葛亮临终嘱托孟获每年来看望蜀主一次,那天正好是立夏。后来阿斗被司马炎掳走,孟获不忘丞相嘱托,每年带兵去看望,去了就称称阿斗,看瘦了没有。他警告晋武帝,如果亏待阿斗,他就起兵反晋。晋武帝为了迁就孟获,每到他要来时,就做豌豆饭给阿斗吃,看到好吃的豌豆饭,阿斗食欲大开,就会多吃。孟获来称,重量没少,就会满意离开。阿斗没本事,但因为孟获每年来称人,也没受人亏待,乐不思蜀地度过了余生。
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是手杆秤最辉煌的时期。改革开放让商品交易增多,交易需要用秤,当时虽然也有磅秤、弹簧秤,但是手杆秤便于携带,价格又便宜。但是,好像就在一夜之间,一种新的称量工具出现以后,人们便不再使用手杆秤了,买家卖家、行商超市纷纷用上更加便于交易的电子秤。这让做了一辈子杆秤的老秤匠们心中有些怅然,虽然制作手杆秤已经不能维持生计,但也只能无奈地接受这一现实。近年,潜山县文化部门从保护非遗角度,对老秤匠加以保护扶持,使制秤这门已成为民族符号的老技艺不至于后继无人。
“天地之间有杆秤,那秤砣是老百姓,秤杆子挑江山呦,你就是定盘的星”。秤,不仅作为一个货物计量的代名词,更是公平正义的象征。做人就像秤杆,人与人交往共事同的是心,讲的是诚信。诚心交往,以诚待人,做老实人,说老实话,言行一致,表里如一,才称得响当当的人!
新闻推荐
打造自己的“五星卧房”,即刻享受五星级酒店睡眠鹅绒空调被是五星级酒店的标配皖西鹅绒夏被安徽报业大厦9楼展销最后2天
鹅绒空调被是五星级酒店的标配皖西鹅绒夏被安徽报业大厦9楼展销最后2天
潜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潜山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