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安徽寻根——说“皖”(上)

安庆晚报 2011-12-25 21:15 大字

 

传统渐行渐远,但安徽人之于“皖”当如影随形,如声随风,建省三百多年间,谁不是以“皖人”相称。

但近年来安徽许多省级活动多冠名于“徽”而不言“皖”,更罔论皖根皖源之说了。这就难怪近日天柱山下潜山县城要造一座皖公像,不少人便对皖公是谁不明所以。

文化有着传承与发展关系。安徽人不仅要了解徽文化,亦应弄清皖之渊源,明白我们从哪里来,才能更清醒地面对当下,稳健地走向未来。

皖之本意

而今所能见到的记“皖”之文,间接于《史记》,直接于《汉书》。所谓间接者,盖因司马迁所著《史记》在其死后即发生残缺,加之历代版本传抄衍误,导致今之《史记》中已没有“皖”之说了,如今所能见到的只是唐宋人书中引用到古本《史记》关于“皖”的片断史料,如唐杜佑《通典》卷第一百八十一:“舒州……古皖国也,春秋时有皖国,《史记》曰:皖,夏姓,皋陶之后”;宋乐史《太平寰宇记》卷第一百二十五:“舒州……春秋时皖国也,《史记》曰:皖,偃姓,咎繇之后”;唐宋时舒州即今安庆市之前身,州治在今天柱山下潜山县城。所谓直接者,即东汉班固《汉书》地理志第八上载:“庐江郡……县十二:……,有铁官”,据康熙字典目部可知:“”与“皖”通。颜师古为《汉书》中的“”作注曰:“音胡管反,即念作‘缓\’,其左旁不是从白,而是从目,这与同为东汉的许慎所著《说文》相符;在我国古代第一部完整字典《说文》第四上部中,有“”字条,并注有两种写法,即“皖”与“”,按形声字解,前者从目旱声,后者从目完声,可见“旱”与“完”的古音是相同的。《说文》释其义极简单,仅有三字,即“大目也”。其实从五经等古籍中可知“”还有描写浑圆貌、明星貌、光泽貌之意,在《诗·小雅》与《礼·檀弓上》中都有体现,这些引申意显然是与本意“眼睛大而明亮”相关的。

另有学者考证“皖”为形声兼会意字,其声旁亦兼表意,象征黎明时屋里有人起身,屋外已露白光,从而认定“皖”是奉晨光为图腾的崇拜自然的部落。此说有一定历史合理性,皖地崇尚自然之风传承久远,隋唐发脉于此的禅宗文化就十分贴近自然,尽管尚有一些未尽之证,亦不失为一家之言。

皖国其君

在中国历史上自西周至春秋是一个宗法制度臻于完善的时代。周代采取了分封制与宗法制相辅相承的做法,目的在于既坚持“家天下”之正统,又能处理好同姓兄弟子侄、异姓功臣以及一些部落首领的关系,这样便出现了许许多多、大大小小的同姓或异姓的诸侯国,在诸侯国之间和周围又有不同程度上从属于周朝的许多方国部族。到了春秋初年,王纲解纽,礼崩乐坏,全国处于分裂状态,见于《左传》的大小国家有120多个。今安庆一方八县市1.5万平方公里的国土在春秋时主要为皖国与桐、宗(枞)国所在地。唐朝杜佑的《通典》、北宋李的《太平御览》,乐史的《太平寰宇记》、南宋王象之的《舆地纪胜》,宋末元初马端临的《文献通考》等著作中都提到《史记》所载的皖国之文,并且内容也大体一致,这说明《史记》的皖国之文至宋元间都还存在,但到明清以后,地方总志言及舒州与古皖国沿革史时,不再注明为《史记》所载,这说明古本《史记》可能在抄录与版刻中脱文误字而导致皖国之文缺佚。

从历代方志连续性的记载中可知,古皖国所在地舒州在唐宋时领有5县,即今安庆市一方,州治衙门在皖城,即今天柱山下潜山县城位置,南宋宁宗庆元元年升舒州为安庆府,端平3年,即1236年府治才迁至长江边沙洲上,至景定年间才建立新城,即今安庆市区,为区别之,则称为宜城。通过历史地理考证,可以得出结论:今日安庆一方为皖之源,更具体地说,今日潜山县为皖之源。

那么,皖国与周边诸侯国及方国是什么关系?其国君又是谁呢?

据考,皖国与群舒系方国一样,均为东夷集团皋陶之后。皋陶,也写作“咎繇”,原本是舜手下一名掌管司法的大臣,因断案清明、功绩卓著,被舜定为接班人,但不幸死在大禹之前,故未能成为禅让制度下的一代名君。史载其后代南迁至淮南一带建立了群舒系方国,且大多为子爵子国。作为群舒的亲族皖国,爵位反而高出一筹,为伯爵。北宋乐史说它是楚国最东边的邻国。后来果然还是为楚所灭,时间应该是公元前574年,即春秋末期。

皖国的国君,诸多安庆方志均称“史逸其姓氏”,这是不对的,应该是“史有其姓而逸其名”。清康熙安庆府志与民国潜山县志都指出了这一点。从已知的唐宋地方志看,国君应为“偃姓”。

最早说皖为夏姓者是杜佑,如前所引《通典》之文;最早说皖为偃姓者是李吉甫,其名著《元和郡县志》是我国现存最早又较完整的地方总志,但包括舒州在内的淮南道等六卷皆已缺佚,幸有北宋初年李奉旨编《太平御览》引用到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志》中的舒州片段:“舒州同安郡,《禹贡》扬州之域,春秋时皖国也,《史记》曰:‘皖,偃姓,咎繇(即皋陶)之后也。\’”杜佑与李吉甫均为中唐末著名的文学家和历史学家,都当过宰相,生活年代大致相仿,尽管二人都注明所据源自《史记》,但必有一人对《史记》有所误记。事实证明,杜非李是。无论是杜书《通典》,还是李书《元和郡县志》,都对皖有一相同的注脚,即“皖……皋陶之后也”,查《史记正义》引《帝王记》云:“皋陶生于曲阜,曲阜偃地,故帝因之而以赐姓曰偃。”《史记正义》是赫赫有名的“史记三家注”之一,作者张守节是早于杜佑与李吉甫的唐前期著名历史学家,所注的权威性不言而喻。皖既为皋陶之后,其为偃姓,因此南宋罗泌在《路史》中直言“夏姓非”。笔者也发现自宋以来绝大多数方志均持偃姓说而弃夏姓说。

综上所述,皖国的国君有姓而名已早逸,到后来,除故纸堆里还有姓氏记载外,民间基本连姓及名皆不记也!为什么?因皖国国君官位在周为大夫,被周天子封于皖,为伯爵。按礼制,一般人是不可直呼其姓名的,因而一直被尊称为皖伯,久而久之,人们不知其姓名也就不足为怪了。幸亏司马迁时代离春秋不远,司氏利用“太史令”之便,通过查阅大量皇家藏书和官府档案,结合随驾出巡的亲身考察,写成了我国第一部伟大通史式的纪传体《史记》,勾沉了《左传》中未予记载的皖国史料,虽为片鳞半爪,仍弥足珍贵,是值得信赖的。

以国为姓在春秋时最为普遍,正如朱、郭、徐、楚、鲁等姓氏一样,皖伯后代也就以皖为姓了,只是后来迁往南方去了,故今安庆一带已不见皖姓人氏了。

 

 

郑炎贵

新闻推荐

家电以旧换新“末班车”已驶去

惠民政策历时一年半,财政累计补贴5333.14万元

潜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潜山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