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潜山岳西等地统一规划建新房、改旧房房子一个样 村庄变漂亮

安徽日报农村版 2011-04-12 12:51 大字

开栏的话 农民建房及村庄美化一直是乡村干群关心的热点话题。自本期起,本报特辟“关注农民建房及村庄美化”栏目,反映各地的新探索和好经验,以及广大读者的建议和思考。

读者朋友,您对建房和村庄美化有哪些好建议?有哪些烦心事?可以拨打热线电话:0551-5179310、5179792向我们反映,也可编辑短信发送至13721073905,或发送电子邮件至:qcahnu@163.com,QQ:375008948。来信请寄:合肥政务区潜山路1469号安徽日报农村版报社钱程收。

江南古镇的独特魅力,除了小桥流水的自然风光,更在其整齐统一的明清建筑风貌,独具特色,令人顾盼流连。记者近日在安徽省潜山、岳西等地采访发现,借危房改造契机,当地政府正着手村庄规划,逐步统一建筑风格,建起来的村落呈现整体、统一的风貌,分外美丽。

政府统一规划村民建

春日融融,岳西县石关乡马畈村东里文中心村庄,村民刘振华带着三个儿子正热火朝天地忙着盖新房。几十米开外,是他的64户邻居,组成了一个占地10余亩的中心村落。 64户人家都是统一样式的田园建筑,枣红瓦顶,乳白墙,亮青色阳台,与四周环绕的青山绿水交相辉映,相得益彰。刘振华说,这种样式是政府统一设计好的,他们照着盖就行了。

村支书吴烈勇告诉记者,这64户人家多是从附近半山腰搬迁下来的,原来住的都是土坯房,饱受泥石流灾害的威胁。近些年,村民们外出务工和种植茭白赚了钱,陆续翻盖新房,但因为缺乏统一规划,住宅呈“满天星”布局,风格迥异,高低不一。

2009年,马畈村被列入农村危房改造试点村。县里和镇里趁机为村里规划了一个中心村庄,将东文和里文两个村民组需要建房的农户统一搬迁过来,并统一设计了农房建设图纸。农户们在规划的中心村庄选址建房,每户可自行采购材料、自行施工,但风格均需统一。政府结合危房改造等项目对拆房建房户每户补贴6000元,对于已经建好房的农户则要求其统一外部装潢,每户补助4000元,村庄整体风格顺利形成。

建房占地面积有限定

根据设计方案,刘振华的新房建筑面积为200多平方米。他说,这也是统一规定的。而岳西县主簿镇余畈村集中点要求每户占地面积不超过120平方米,统一建成两层,每户建筑面积大约200余平方米,原宅基地退耕。

余畈村村支书王光启解释说,以前村民建房相当随意,每家仅三四口人,却都要建上一栋楼、一个院子,再加上猪圈牛圈柴火房等,面积多达五六百平方米,占地近1亩。而且,有的人家刚建好新房又搬进了城镇,造成大量农村房屋闲置浪费,为此,村里对建房进行了限定。

整体面积虽然小了,但新房在空间利用上更为讲究,客厅、厨房、卫生间应有尽有,顶部统一设计了半层阁楼,便于农户放置一些农具、杂物。村庄后面预留了大片菜地,供留守的老人们种种菜。

村庄美化户户有责任

在刘振华看来,集中统一的中心村落,将会使他的生活“安全、方便”,而且更加“舒坦”。

通过政府投入和群众筹资筹劳相结合,东里文中心村庄,笔直的水泥道路通向每家每户,户户用上自来水,家家铺设了污水管道,村里还新建了一个小型垃圾填埋场、添置了一辆垃圾运输车。村里每年向村民收取50元卫生费,聘请一位村民专门负责卫生清扫。

潜山县水吼镇黄龛村燕窝组57户农家在村里动员下,将自家的破旧瓦屋、猪圈、柴房、厕所等悉数拆除,村里统一建设了10间杂物间,4间公共厕所,添建了休闲活动中心和体育健身广场,一改脏乱差的旧貌,焕发出清新怡人的新活力。一些有经济头脑的村民已将自家房屋改造成了农家旅馆或土菜馆。据镇长彭林介绍,他们也正计划引导这些经过规划整治的村庄试点“农家乐”,发展乡村生态旅游。

本报记者张玉芳

新闻推荐

蚕桑“织”出致富路

见到潜山县槎水蚕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范桥松时,他正忙着组织社员开展春蚕养殖技术培训。“马上就要养春蚕了,最近事情比较多,技术培训是其中一项,还有蚕室维修、新设备添置等。今年春蚕我们合作社要养...

潜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潜山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