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市筑梦新区 培育“四新经济” 做强产业“引擎”
安庆市筑梦新区紧紧围绕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新产业“四新”经济发展主攻目标,用七级雇员制创新人事制度、用综合金融服务培育总部经济、用新技术全覆盖支持全境产业发展,用人才专项基金引领形成人才高地,用保姆式服务提供最优发展环境,力争成为安庆市创新创业新平台、产业引导新基地、经济发展新引擎,努力建成中西部地区创新发展示范区。
2017年开园以来,新区引进“四新”项目289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16个,10亿元以上项目5个。
新体制机制带动“新经济”。从创建起,筑梦新区是全国开发区中唯一没有行政职能的园区,管委会不设政府职能,专司企业服务。管委会工作人员全部采用七级雇员制。新区做到办事效率最高,没有额外收费。
新区不作产业定位,只作功能定位。主攻“四新”经济,不分传统和现代,不拘泥形式与内容,不具体分产业类型和业态,不固定推进模式与方法。发挥“科技孵化、新业态示范、总部经济、金融服务创新”四大功能作用,为全市首位产业提供孵化、加速、集聚动能,形成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新区不开展传统招商,坚持市场化招商。综合运用金融以及市场化手段,充分利用产业基金、私募股权投资机构、专业机构和行业协会,实现精准招商、高效招商。
近年来,为吸引创新人才,新区累计兑现人才政策资金超过近千万元,4家企业获得创新创业团队政策支持,汇聚各类人才2000余人,其中硕士研究生65人、博士研究生25人,5人被评为省高层次人才。广东省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科技创业领军人才朱新生团队、瑞典乌普萨拉大学博士后研究员许超团队、中石化教授级专家魏家瑞团队等8支人才团队汇聚新区。
新技术不断引进。自动驾驶、柔性分拣平台研发、3D打印、固态锂电池、无线电能催化碳链断裂技术、可降解微孔发泡材料等新技术纷至沓来;农业遥感大数据平台、智慧安全用电监测平台、医疗看护机器人、高速存储设备、铝碳化硅基板等科研成果迅速转化,4家企业被认定为省高新技术培育企业、1家企业被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新业态不断集聚。跨境电商服务中心、喵购汽车、电匠院科技为代表的新业态示范企业首选新区落户。和君纵达科技公司金融服务项目入驻不足一年,员工数突破400人。阿里巴巴跨境电商服务中心“TUNA”空间已进驻内外贸企业100家,服务企业达260家,年交易额超过1亿美元。电匠院科技定位全国性第三方家电售后服务平台,已整合全国2800个区县25万家全品类服务网点资源,预计2019年订单突破7万。
新模式逐步展开。“总部+基地”产业发展新模式初步形成,依据各县市区首位产业定位,引进金田尼龙、威亚新材料、汉升新材料等24个项目生产基地落户全市各地,带动全市产业转型发展。基金撬动产业发展作用显现,乘风制药、玉禾田等项目总部迁至安庆,并启动报会上市程序;徽胜聚能、跃飞新材料等项目生产基地落户安庆;正式落户新区的股权投资机构达17家,“基金小镇”初具雏形。
新产业初具雏形。新区人工智能产业迅速集聚,AI产业发展获得省高技术专项三年滚动支持,人工智能相关企业超过20家。检验检测等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近10家成长型服务企业落户新区,涵盖环境分析、食品、药品等多个行业领域。
到这里创新创业,新区提供这些政策
“办公不要钱”。给予入驻企业最长5年的房租和物业费全额补贴。
“消费不要钱”。对企业员工每月发放1000元消费券,可在新区餐厅、超市、健身馆等生活配套场所消费;200元书券用于读书“充电”。
“住宿不要钱”。优先提供精装免费人才公寓;给予各类人才最高每月5000元的租房补贴,对符合条件的企业人员购房补贴高达80%。
“生活不要钱”。对各类人才提供每月最高10000元的生活补贴。
另外,零门槛入驻筑梦空间;对创新创业团队给予最高30万元的启动资金;对科研平台仪器设备购置每年给予50%、最高1000万元、连续三年的支持;研发项目在安庆成功转化,给予最高150万元奖励。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方文婷1990年,21岁的韩传松成为铜陵有色安庆铜矿掘进区铲运机司机,在这个岗位上一干就是20多年。从1990到2008年...
安庆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安庆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