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面对“熊孩子”我们该反思什么

安庆晚报 2017-05-05 15:00 大字

[摘要]潘天庆

 

不想上学谎称被绑架,不让玩手机就跳楼……您甚至暗暗假想过,要是我家孩子也这样我该咋活啊。糟糕的“熊孩子”不是一天炼成的,谁也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变成没有教养的“熊孩子”。

(《安庆晚报》4月27日)

其实,每个孩子天生并不“熊”,他们之所以成为“麻烦制造者”,在“熊孩子”的背后或隐或现都会有几个“熊大人”。故此,我们在谈论“熊孩子”的时候,该反思的是:我们的家教怎么了?

“养不教,父之过。”孩子“熊”,作为其成长最为重要的家庭环境自然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起点,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最初的行为习惯都是从父母身上学来的。一个孩子的道德品行和文明素养如何,与其父母的榜样示范作用有着直接的关联。

“熊孩子”之所以出现,是与“熊孩子”的父母大都属于“70后”“80后”,在生活与工作的重压之下,不得不牺牲一部分亲子陪伴时间,在补偿心理机制的作用下,结果就是有求必应、只要让孩子高兴等不正常的教育有关。加上教养任务又大多让渡给老人,在“老养小”的隔代教育中,过分的溺爱,无形中也打造出“熊孩子”的成长氛围。

反思“熊孩子”教养缺失,还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许多家长本身的教养、修养差。在他们的观念里,缺少“教养”这个词,他们可能会重视孩子吃的、穿的、用的怎样以及学习成绩如何,却不会想到孩子的教养好不好,有没有好的行为习惯等。有些家长虽然会教育孩子讲规矩、守纪律、尊老爱幼等,自己却往往忽视,以至于出现父母不遵守文明规范的,孩子也会不遵守;父母有暴力行为的,孩子也会有……

对于“熊孩子”,有些家长总会搪塞说,孩子那么小懂什么规则,长大后就懂了。可他们没有意识到,不懂规则的孩子,长大后很可能依然蔑视规则。所以家长们不妨要想一想,自己是不是也无意间变成纵容“熊孩子”不守规则的“熊家长”?

可以说,孩子是父母的“影子”,父母是孩子的“镜子”,家长是什么样,塑造出的孩子往往就是什么样。因此,作为家长,要律人,更需律己,要明白身教胜于言传。“不要认为只有你同孩子谈话、教训他、命令他的时候,才是教育”,而要懂得自己的一言一行对孩子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可以说成人在家庭,成才在学校。当孩子从出生那时起,作为家长不仅仅要保证孩子健康的成长,也要在他人生的道路上,教他学会做人。这包括帮助孩子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拥有健全的人格操守。只有这样,“熊孩子”的出现,才可得以避免。

新闻推荐

男子假应聘真盗窃专偷高档苹果手机

本报消息记者任祥斌通讯员祁隽报道应聘工作,却为盗窃。近日,安庆市迎江区人民法院审结一起盗窃案,该院以盗窃罪,判处被告人田某某有期徒刑八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五千元。经查明:被告人田某某通过网络看...

安庆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安庆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