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历尽沧桑慈云阁

安庆晚报 2017-05-09 12:00 大字

[摘要]张爱斌

 

位于安庆迎江寺西侧、坐北朝南的慈云阁,是安庆市现存几座楼阁中最有价值的古代建筑,又是安徽省辛亥革命著名祀祠之地,在海内外颇有名气。

据《安庆旧影》称:“阁为邑令马刚建,时为顺治十六年(1659)也。”另据《民初怀宁县志》载:“阁前为四宜亭,后为广嗣殿。”据此,说明了原先的慈云阁,建有四宜亭(已塌圯)、慈云阁本殿、广嗣殿三座建筑,呈三进布局。现仅存前、后二殿,广嗣殿之后为禅圆。前殿连同东、西楼廊,建筑面积1022平方米;后殿建筑面积378平方米。这两个殿连同阁院基空地,共占地1945平方米。

慈云阁原有观音大士,故世人又称其为大士阁。往昔,阁为本殿置有香樟木雕千手千脚观世音,及其两旁站立的童男童女;后殿广嗣殿内也置有樟雕观世音及大释至、阿弥陀佛三尊佛像。其组成部分四宜亭,就是供游人、香客、佛门弟子、文人墨客小憩、题诗作赋和观赏江景之处。当年,这里高朋满座,名茶佳肴,崇楼远眺,江景宜人。“几帆樯往来文人墨客,莫不棋舟游憩心旷神怡也。”慈云阁兴建者、怀宁县邑令马刚,有感于景,曾对酒高歌:“亭砌连音阁,江烟接自楼;一番云水意,几处夕阳舟;请宴芙蓉晚,高谈竹叶秋;同人争揽胜,未觉此淹留。”(见《怀宁县志》)。

据考,慈云阁现存的前殿,不是原建慈云阁本殿,而是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春议建,“告成于辛丑(光绪二十七年,即1901年)正月中旬”,由三品街补用道安徽候补知府长白祺厚新建的英果敏祠殿(见记事碑)。果敏为英翰,太子少保为英翰生时的封号,其生前为安徽巡抚,颇有政绩,他的部下就为他在慈云阁立碑,故有“慈云阁为英阁生祠”之说。

辛亥革命前夕,继徐锡麟安庆起义刺杀安徽巡抚恩铭之后,熊成基、范传甲又在安庆举行了马炮营起义,他们牺牲后,同为辛亥革命著名烈士。故民国初年,安徽省政府将慈云阁列为熊成基、范传甲烈士专祠,三年后改为忠烈祠,由安徽都督、列威将军柏文蔚题额,安徽省长许世英撰文,安徽省长公署秘书潘琪书丹,怀宁县知事刘汝祥督修。

慈云阁前殿辟有三门,正门镶嵌着汉白玉石门额,上楷书“熊范二烈士专祠”石额,边缘浮雕云纹;左右侧门额分别楷书“铭勋”、“建绩”。石阔20米,进深11米,殿后东西上下两侧筑有长廊,经前殿,穿过天井,拾级而上,可至后广嗣殿。

据《熊、范烈士专祠记事碑》记载:慈云阁于辛亥之冬(民国之年,即1912年)建立“熊、范二烈士专祠”,民国四年(1915)八月,内务部咨改烈士为忠烈祠,祀民国文武忠烈:至祭凡苑事于皖及迫籍之成仁于他省皆与。

新闻推荐

用群众“笑脸”来检验工作成效檀志扬

怀宁县委常委扩大会议日前向4家单位颁发了“不作为慢作为牌”,8家单项工作末位席单位被通报。针对不作为、慢作为,怀宁县的做法不是仅仅说说,而是政府敢于“放下脸”向自己“开刀”,同时还举...

怀宁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怀宁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

热门评论历尽沧桑慈云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