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花香从哪里来
[摘要]邓新生
怀宁县文化委大楼坐落在文化广场一则,我的办公室在二楼,二楼左边为办公区,右边原是文化馆开展文化演出的活动场所。
2015年,我借调到安庆市戏剧创作研究室,今年3月回单位上班,进门就看见两位漂亮的女士笑吟吟地跟我打招呼。这时我才发现,原先的文艺演出场所已改为“稻花香从哪里来”大型展厅。两位女士不认识我,以为我是来参观的,很热情地把我引进展厅,我生性好奇,对所有新生事物都感兴趣,因此,将错就错,随着两位女士走进展厅。
两位女士是“稻花香从哪里来”的讲解员,她俩将我带进展厅的一刹那,我仿佛回到了五十多年前的农村。
我在农村长大,6岁捡猪粪,8岁讨猪草,10岁砍柴,12岁就下田插秧、割稻、拔杂草,所有的农活都干过,所有的农具都摸过。然而,从14岁进剧团离开农村后,农村的场景在我脑海里渐渐淡化。特别是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导致农耕生产模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今的拖拉机取代了锄头、木犁,插秧机代替了人力,收割机取代了镰刀,全自动生产代替了石磨、砻子,农民世代沿用的生产、生活用具正在逐渐淡出……讲解员开始讲解了,她说:“这是水牛,力大无比,祖祖辈辈,农民就靠它拉犁松土种庄稼……”刚进展厅,就看见一头铜制水牛,蹬腿挺肩吃力地拉着木犁犁田。非常逼真,非常形象。我小时看养过一头水牛,在我印象里,这头铜牛跟我看养的水牛一般大小。我家的那头水牛年年帮我家犁田耙地,为我家餐餐有饭吃立下汗马功劳。
展厅以中国水稻产生、发展的历史过程为背景,以水稻的生长和利用为主线,以农具及稻作文化为内容,将展览分为四个部分:“春耕、夏耘、秋收、冬藏。”以人类赖以生存的水为展魂贯穿整个展区,观众参观随水而行。并通过“古今一体”化的展示,将农耕文物与民俗材料相结合,展示水稻、农具和稻作文化的演变历史,对观众进行科学传播,引导观众对“民以食为天”的关注。
随着讲解员的讲解,我看见了久违的打稻机、扬谷机、碓、稻箩、独轮车、耖、晒椌、扬叉、竹耙、钉耙、连枷等。还有石磨——我太熟悉了,当年我家就有一台石磨,从10多岁开始我就帮妈妈推磨。那“吱呀、吱呀”的声音还在耳边回响,我不由地抬起磨柄,很“熟悉”地推起来,那有模有样的推磨动作让讲解员很是惊讶。这时,我看见了一架脚踏水车横卧在“田埂”上,太眼熟了,就像当年我们生产队的那台水车。这是台真水车,很牢固,我模仿当年社员车水的样子,脚踏水车踏板,双手扒在横杆上,双脚用力。这时候水车中间的带水扳居然动起来。讲解员笑了,直夸我是“农业行家”。
在以后的参观中,我和讲解员一道边看边互相讲解。这个展厅很大,展示的内容非常齐全。不但有过去农村使用的农具、酒器、水缸什么的,还仿照当年农村的建筑样式,建了农家厨房、谷仓,并展示了釜、鼎、鬲、甑、锅等早先炊具。走过整个大厅,观众就了解了从整田、播种、收割、脱粒、收藏、米饭上桌的整个过程,让没有在农村呆过的孩子们理解什么叫“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真正内涵。
从这天开始,我天天看到三五成群的大人孩子地到展厅参观,最热闹的是,当地学校组织学生前来参观,由于学生太多,他们必须排队,一拔看完了,一拔才能进来。这时,我突发奇想,哪天我也带儿子孙子来参观一下,让他们记住人类生产生活所依赖的技艺和工具,了解粮食生产的历史,进而对“农为邦之本”有更好的理解。
新闻推荐
11月5日上午潜山县公安局源潭所接镇直光辉路居民报称:有一小偷进入黄某住宅盗窃被失主发现后,正在向东逃窜。值班民警立即带领辅警赶至现场,同时发动群众对嫌疑人可能逃窜地点进行围捕,将躲在该路南...
怀宁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怀宁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