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江镇敬老院开启“公建民营”新模式

安庆晚报 2016-03-15 11:18 大字

 

本报讯(张文涛

 

记者

 

项珍)一直以来,公办敬老院由于各种条件限制,院中老人的生活质量得不到提升。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怀宁县江镇镇积极探索创新,引入社会资本,采取“公建民营”的新模式,提升公办敬老院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让城镇“三无”人员和农村五保户安度晚年。

2月24日,记者在江镇镇文化广场后面看到还在装修的敬老院,虽然工程尚未完工,但敬老院的雏形已经呈现。整个建筑连成一片,分为综合楼、生活楼以及医疗楼,楼与楼之间修建了无障碍通道,楼里随处都有扶手。生活楼里,每个房间安放两个报警器,空调、热水等;医疗楼里有高级护理床,方便照料生病的老人;综合楼里设有电影放映室、书画室等,满足老人的不同需求。楼中央有个小花园,可以在雨天为老人提供锻炼和休闲的场所。

比起这座快要完工的新敬老院,老敬老院实在显得比较寒酸。镇长董红军告诉记者,财政资金有限,老的敬老院只能保障老人们最基本的生活条件。由于江镇外出务工人员多,镇内有大量的“空巢”老人,其中不乏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这些人就住进了敬老院。目前,老敬老院有60-80张床位,只住了20多人。究其原因,一方面,有的老人能照顾自己,愿意在家中生活;另一方面,老敬老院的环境不好,除非万般无奈,老人们不愿住在那儿。

“我们镇每年有近两万人外出务工,这些家庭中的老人如何养老?为了解决外出人员的后顾之忧,也为了让‘空巢\’老人老有所养,镇里决定对敬老院进行升级改造。”董红军说,为了解决资金问题,江镇镇以承包使用权的方式引进社会资金近千万,建设集五保供养、社会养老服务为一体的大型综合养老机构。

也就是说,虽然这座新养老院是合作共建的,但它的所有权归政府,公益性质不变,充分发挥公办养老机构的托底职能;同时,新建成的养老院实行市场化运作,在保证镇上集中供养的五保老人有处可居之后,剩余的床位可以吸纳社会老人入住。运营收入还能用来提升敬老院的硬件设施,让院内环境更好,保障老人们的优质生活。

新闻推荐

销售假冒照明灯 被起诉

本报讯(小友

 

新梅

 

周国庆)为扭转公司生意亏损局面,在无任何授权情况下,将公司生产的汽车照明灯泡贴上“飞利浦”标签,然后销往各地牟利。18日,怀宁...

怀宁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怀宁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