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怀宁两乡镇政府消极抗旱种粮大户守着水渠无水用,找干部无人问

安徽日报农村版 2011-06-07 12:46 大字

[摘要]种粮大户守着水渠无水用,找干部无人问

连日无雨,干旱持续,安徽省各级政府都在想一切办法抗旱保苗,可令种粮大户陈学列恼火的是,他流转的土地旁边就有一条水渠,只要当地政府向水渠管理部门申请用水,农田就会立即解“渴”,可镇政府不愿意,陈学列只能看着干裂的农田,望“渠”兴叹。

陈学列是怀宁县腊树镇高旗村村民。

急!急!急!简直是火烧眉毛。陈学列这样形容目前农田缺水状况。他说,他流转了1000多亩农田种植中稻,当前,中稻秧苗已育好,可是连日来干旱,田地开裂,季节已到,却无法插秧。 “秧苗已长20多天了,如果再不插的话,就错过季节了。我流转了这么多农田,插不上秧苗,损失太大。我都急死了。 ”天不下雨,让陈等种粮大户无法改变,可令他们气愤的是,他流转的农田不远处,就有一条水渠,因镇政府不愿向水渠管理部门——花凉亭灌区怀宁管理所申请灌溉水,政府花巨资修建的水渠成了摆设。最近半个月以来,他每天都到镇里,请求镇政府申请放水,可是镇政府不愿管。有一次他找镇长,镇长让他自己想办法,为此,他和镇长吵了一架。

和陈学列一样,该县石牌镇农民产启龙也是种粮大户,他在腊树镇流转了300多亩农田。他说,干旱无雨,汽车都可以在农田里跑了。育好的中稻秧无法栽种,他们喊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找地方政府政府又不管,只能等老天爷下雨。 “我们种粮大户,已投入了不少资金。这几天如果水渠再不放水,不下雨,我们这些种粮大户就要亏本了”。

种粮大户所说的水渠名为太怀干渠,一端连接太湖县花亭湖水库。这条水渠修建于上世纪七十年代,七八年前,当地政府利用世行贷款项目资金进行了维修,水渠一直维护得很好。在腊树镇境内,主渠和支渠共计长五六十公里,水渠宽2米,深2米,灌溉农田面积达2万多亩。水渠除了去年因洪涝没有放水。 2009年以前,每年5月1日都开始放水,一直放到当年10月1日。在该县雷埠乡,也有一条名为雷埠支渠的水渠,共长十几公里,灌溉农田面积2000多亩。同样,该乡也一直没有向花凉亭灌区怀宁管理所申请用水,当地农民只能眼巴巴地看着水渠受旱灾。

花凉亭灌区怀宁管理所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他们放水需要向花凉亭灌区交纳水费,只有乡镇政府申请,愿意交纳水费,他们才能放水,因腊树、雷埠两乡镇政府抗旱积极性不高,不愿申请,因此,他们不能放水。

水渠完好,农田干旱,当地政府为何不愿申请用水?腊树镇党委书记的理由是,他们至今没有申请放水,是因为水费不好收,往年有些村干部收不上来水费,个人掏腰包垫付。除此,他们镇不少农户不再种植中稻,改种棉花、单晚水稻。棉花不需要灌溉水,单晚水稻还没到种植季节。不过,目前他们正在摸底了解,看有多少村民需要灌溉水,如果大多村民需要,他们就申请。

针对这位党委书记的解释,当地种粮大户反驳说,他们镇有20多位种粮大户,流转的土地占全镇耕地面积的三分之一以上,种粮大户都种植中稻。当地主产水稻,农民基本上也都种中稻。有部分农户因没有灌溉水,不得以才改种棉花、单晚水稻,反倒成了镇领导不愿帮助粮农申请放水的理由。

干旱缺水,农民急得团团转,安徽省不少基层政府急农民所急,正团结一心,想尽一切办法抗旱保苗。相比这些地方,怀宁县腊树、雷埠两乡镇却能沉得住气,守着完好的水渠,不愿申请灌溉水。当前,在农村抗旱工作才是第一位的,地方政府不应因为水费难收,就让水渠成了摆设,让大片农田荒芜。

本报记者 王明存实习生 时光丽

新闻推荐

怀宁杨女士致电本报——光绪元年《诸子百家》值钱吗?

家里发现了“宝贝”,原是一件喜事,但日前,家住怀宁县的杨女士却正为此烦恼。原来,她在家里发现了一套光绪元年的清代古籍,但这套古籍到底值多少钱,如何交易?杨女士都是一头雾水。她打电话到本报求助。...

怀宁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怀宁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