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孔雀东南飞》情结
[摘要]李智海
1956年秋,《语文课本》改为《文学》,汉末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收入其中。这是解放后首次将《孔雀东南飞》收入中学语文课本。这套课本人民教育出版社1956年第一次出版,那时,我在太湖中学读高三。
当时教我们语文课的王新淼老师说,这首诗所写的爱情故事,就发生在怀宁古镇小吏港。王老师分析焦刘人物形象时,声情并茂,眉飞色舞,大家竖起耳朵听,教室里静寂无声。我们几个怀宁籍的学生听了,既高兴又惊讶,都以《孔雀东南飞》故事发生在自己的家乡为荣。我们很快读熟了全诗。当年冬,三个怀宁籍学生汪洪济、刘和璧与我,特地来到小吏港,在焦刘墓周边往返流连,还步行去了早年的焦家田庄所在地———潜山县焦家畈访古。
从那时起,我阅读报纸杂志,就留心《孔雀东南飞》的研究动态,报刊上有关《孔雀东南飞》的文章,我都认真阅读。高中毕业时,我将读过的理化课本、作业本和各种复习资料都当废纸卖了,只留下了这本《文学》书。到合肥读书时,就将《文学》带到合肥,后来我分配到家乡的学校,又将《文学》带在身边。“文革”期间,为了保存这本书,我用厚实光洁的白纸给它裹上封面,从《人民画报》上剪下一张毛主席接见红卫兵的照片,端端正正地贴在上面,书里夹了许多从党报上剪下来的毛主席语录,红卫兵来了,谁也不敢动这本书。这样,这本载有《孔雀东南飞》的《文学》一直保留到现在。
2003年11月,央视《走遍中国》栏目组来小吏港拍摄《孔雀东南飞》专题片,我有幸随行拍摄,编导丁樵和李斌先生看到这本近半个世纪的《文学》,感叹地说“这本书经历了那么多周折,竟然保存下来,实在不容易。”这本书被《孔雀东南飞》专题片作为重要史料摄入镜头;2009年8月,怀宁县申报《孔雀东南飞传说》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又将这本书的封面拍成照片作为附件上报。
我想,我既然那样喜欢《孔雀东南飞》,早年也收集了一些《孔雀东南飞》的资料,做了一些读书笔记,对《孔雀东南飞》有一定的了解,我不研究《孔雀东南飞》,谁去研究呢?
1998年我从教师岗位上退下来,时间有了,于是开始了写作生涯。2001年12月,我将所写的文章收集起来,以《小吏港随笔》为名出版。2005年春,我着手整理以前做的读书笔记和收集到的《孔雀东南飞》资料,开始撰写《孔雀东南飞》评注、丛谈、故事……书成后,定名为《孔雀东南飞故园拾穗》,2008年5月由安徽大学出版社出版。央视编导丁樵先生收到书后,为我发来短信云:“您的大作有非常重要的民俗学和史料价值……”南通大学校长周建忠先生信中说:“关于此诗的本事、传说以及再创作,一卷在手,真是全局在胸,对进一步研究与探讨《孔》诗,奠定了非常扎实的基础工作,我相信,学术界会由衷感谢你的辛勤劳动。”作家何诚斌先生和高级教师李炳才先生为拙著写了书评,刊发于多家报刊,认定它是我国第一部由国家出版社出版并公开发行的《孔雀东南飞》研究专著。后来在网络点击书名方知,国内许多大学图书馆都收藏了这本书。
2007年9月,我参与了怀宁县《孔雀东南飞》个性化邮票的策划与设计;2009年8月,我参与了由县文化馆组织的《孔雀东南飞传说》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材料的撰写,并将材料整理成9000多字的长文《〈孔雀东南飞〉文化面面观》发表;2010年7月,安庆市文化局定我为怀宁县《孔雀东南飞传说》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并上报省文化部门认可;2010年,怀宁小市中心学校利用本地文化资源,创建“孔雀东南飞”特色学校,聘请我为校外辅导员。我还将多年来收集的胡适、俞平伯、唐、游国恩、余冠英等名家论述《孔雀东南飞》的文章,约20万字,编成《〈孔雀东南飞〉经典论文大汇》,拟交出版社出版。
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将继续以研究《孔雀东南飞》、收集整理《孔雀东南飞传说》和宣传《孔雀东南飞》故事发生地古镇小吏港为己任,永远与“孔雀东南飞”事业紧密联系在一起。
新闻推荐
□
李翔本报讯
12月25日傍晚,怀宁县雷埠乡白桥村石桥组发生了一起火灾。一名年过八旬的老妪因用火不慎导致房屋着火。日前,受伤老人已被送往安庆宜城医院进行救...
怀宁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怀宁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