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在流变中寻觅黄梅戏脉络

安庆晚报 2010-11-07 00:11 大字

[摘要]评电视纪录片《大戏黄梅》

 

对于艺术的尊重,使纪录片《大戏黄梅》在对艺术家投注笔墨的同时,仍试图从艺术史的流变中寻觅黄梅戏的脉络。苏州市黄梅戏研究学者潘讯认为,黄梅戏发展历程中,若干重要的艺术节点,在该片中均有恰当的表现。“《乐起石牌》、《花腔小戏》,集中为我们回溯了黄梅戏如何从流行于湖北、安徽交界地带的采茶调中萌芽,不断吸收徽剧、青阳腔、民歌小调的养分,逐渐形成独立剧种。”由黄梅调到皖剧再到黄梅戏,称谓变化的背后黄梅戏艺术经历了怎样的演变与发展。

黄梅戏的剧本如何不断丰富,如何由花腔小戏(二小戏、三小戏)为主逐渐发展到三十六本戏?潘讯表示,这种追溯与梳理,使黄梅戏的艺术源流清晰地呈现在观众面前。而对于黄梅戏史上若干标志性事件,该片致力于挖掘提炼其中蕴含的艺术史意义,“如《二进宜城》、《双喜班》中所阐述的不仅是黄梅戏演出版图的扩大,进入安庆、上海演出,更为重要的意义是,黄梅戏在由乡村小戏向独立剧种过度中跨出了决定性的两步。”而在《京黄联姻》中,记述了原为京剧演员的王少舫如何将弦乐伴奏与导演制引入黄梅戏,这是黄梅戏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页,使作为独立剧种的黄梅戏更臻成熟完美。

纪录片的本质是以电视语言为媒介的影像史,一部优秀的纪录片应具备较高的文献价值。潘讯告诉记者,黄梅戏历史不长,留下的文字资料更少,该片的制作者却以极细的耐心,从浩繁的历史文献中一点点钩稽出有价值的史料,其中不少引述是稀见的。他举例说,如为了真实反映1920年代安庆的演剧面貌,该片引征了难得一见的程小苏《安庆旧影》中的记录。“剧院纷起,电影少而旧剧多。旧剧多为京剧,所演者皆神怪剑侠及儿女色情之事,采取小说材料,断章取义,甚或更改情节。”从中可见当年颇显萧条的演剧环境,为黄梅戏争取城市观众提供了某种契机。

流行于安庆民间有关黄梅戏的俗语、歌谣,外人恐多不知,潘讯表示,该片也采择引用了。“如民国年间怀宁县流传的民谣,搭台扪布,演戏分行;琵琶琴瑟,曲唱宫商。丝弦喇叭,弹唱高强;黄梅歌曲,风俗颓伤。可见当年士绅阶层对黄梅戏的抵制与轻视。”潘讯认为,还有“丝绵包穷骨,到老讨饭胚”、“来时一盆火,去时一盆灰”等俗语,生动反映了解放前黄梅戏演员的悲惨境遇。

苏州市黄梅戏研究学者潘讯介绍,《大戏黄梅》还为观众展示了一些珍贵的音像资料,如1950年代录制的严凤英、王少舫合作《夫妻观灯》影像;1986年录音的87岁老艺人琚光华演唱老版《天仙配》等。另外,还有情景再现的《逃水荒》、《烟花女自叹》等唱段,听来都质朴感人,具有很高的艺术史料价值。(三)

 

盛媛

新闻推荐

花季少女遭人绑架?

被人逼债想出歪招吓坏家人

怀宁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怀宁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