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朱光潜在桐城

安庆晚报 2016-02-26 11:24 大字

[摘要]胡堡冬

 

在孔城

1897年9月14日,在桐城县双井村的一幢屋舍前,有位身材瘦削,文质彬彬的私塾先生正在来回踱步,请来的接生婆与他匆匆打个招呼,便走入屋内。亲戚六眷都在等待,等待一个新生命的降生。没一会儿,传来一声响亮的婴啼,接生婆喜笑颜开地来到先生面前报喜,说:“生了!生了!是个男孩!”

先生显得很兴奋,高兴得满脸通红。先生名叫朱子香,他赶忙来到屋内,见到产后虚弱的妻子和正在啼哭的婴儿,赶紧把那碗红糖水递到妻子跟前。这个刚出生的孩子就是朱光潜。朱家在阳和乡双井村(今属枞阳县),虽然不像桐城的方、姚、马、左、张、叶这几大家族那么声名显赫,却也是耕读世家。代代都保持了“穷不丢书,富不丢猪”的传统。朱光潜的祖父朱文涛是名贡生,那可是桐城生员参加府试,过关后才能享有的殊荣,因此在家乡岱鳌山和孔城一带很有名气。父亲朱子香也是个读书人,虽没有获取什么功名,在乡间教授私塾也很受人们尊敬的。

朱光潜家不远处的岱鳌山突兀而起,山势奇绝,而距之不远的藻青山慈云庵的香火十分旺盛。父亲有时带朱光潜来此焚香,站在山上,一揽山水田园的秀美。朱子香看到朱光潜兴奋的样子,就对他讲述桐城历史文化,以及那些桐城闻人的故事,这些都令他十分着迷。朱光潜企望自己有一天,也能像那些乡贤硕儒们一样,成为有作为的人。

清朝末年,正是中国社会动荡,文化剧烈演变的年代。朱子香在岱鳌山一带教授私馆,朱光潜从蹒跚学步时起,就跟在父亲身边,父亲教什么,学生们念什么,他就跟着学子们后面牙牙学语。不过,朱光潜的悟性极好,那些蒙学读物,如《三字经》《增广贤文》等,学生们还没有背会,朱光潜就早已烂熟于心了。年龄稍长,他能帮助家里干些力所能及的农活时,就带一本书来到田间地头,有时读书,忘了放牛,水牛跑到田里吃了人家的稻谷,曾受到母亲的责备。1902年,西方新学开始传入桐城,从日本留学回来的潘缙华率先办起了崇实小学堂,引起桐城教育界的一场革命。一些学界精英和开明人士纷纷仿效,一时间私立崇治高等小学堂、丰乐两等小学堂、三育高等小学堂等纷纷兴起。私塾市场急剧萎缩,朱光潜的父亲朱子香送走了最后一个学生,便应公立桐乡高等小学创办人李若楠的邀请,来到孔城镇的桐乡书院里教授国文。这种巨变,对于朱光潜来说,既感到新奇,又有些懵懂。

从岱鳌山到孔城镇只有十多里路,按照明洪武六年(1373)桐城划分东、南、西、北四乡,孔城镇和阳和乡的双井村都属县市乡,孔城镇是桐城当时的枞(阳)、汤(沟)、孔(城)、练(潭)四大重镇之一。所以,朱子香到孔城桐乡高等小学教书,朱光潜也巴不得跟随父亲到镇上来读书。1911年春天,朱光潜终于如愿以偿,来到孔城桐乡书院就读高等小学。在这里学习,不同于私塾教育,除了学习国文课之外,还学修身、读讲经、历史、地理、算数、格致、图画和体操等课程。在朝阳楼,他了解到桐乡书院的历史,是由诸生文聚奎、戴均衡、程恩绶等人于道光十年(1840)倡议兴建的,当年的书声朗朗,一直延续到今天,大凡孔城人,提起桐乡书院都有几分骄傲和自豪,因那是孔城人崇文重教的标志。孔城古镇,悠悠千载,除了迷人的水乡风情,深厚的文化底蕴也让朱光潜眼界大开;特别是听到才高八斗,是时文高手的戴名世,便找来他的文章细细品读,那字里行间的情感,灵动的思想,令他爱不释手。朱光潜喜欢古文大家刘开的文字,那些潜伏在文字的机智,令他美不胜收,肃然起敬。应该说,到孔城来读书是朱光潜人生的重要转折,因为这里的所见所闻,乃至他接受的新式教育,对他日后人生,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9月,朱光潜以扎实优异的成绩,考入了桐城中学……

在桐城中学

在桐城中学校园里漫步,会与一幢不起眼的小瓦房不期而遇,一半是旧貌依然,几近坍塌;另一半经过多次改建与翻新,又加上一层小楼;院落很开阔,花香鸟语,古木参天,您恐怕不会想到,这就是美学大师朱光潜的故居吧!

1912年,朱光潜满怀新奇地来到了桐城中学,他倘佯在这所公园式的学校,处处鸟语花香,处处都有古迹,随处可见名人故居。进入校门的右侧有座古院落,临街的正门上有一扁额,上书“左忠毅公祠”,旁边便是啖椒堂,那是明代名臣左光斗的故居。漫步曲径,可见掩映在绿树间的半山阁,这是早川东明为纪念吴汝纶先生,专门设计的日式建筑和中国古典建筑相结合的楼阁。再往后走,便是桐城派一代宗师姚鼐的故居惜抱轩,以及他亲手所植的那棵银杏树了……这样的校园,这样的氛围,让朱光潜兴奋无比。

每天,朱光潜都按时行走在那条小路上,他背着书包,手上捧着书卷,边走边看书上的文字。他的举动引起了一位银须皓齿的长者的注意,这位长者,就是清末民初学者、书法家方守墩先生。桐中那根石柱上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的书法就是先生所书。先生力助吴汝纶创办桐城学堂,他和蔼可亲,“性爱佳士,奖掖后学”。他寻问朱光潜叫什么名字,问他的学习情况,在与朱光潜的交流中,方守墩发觉他聪慧敏捷,古文功底扎实,却又不拘泥于古法,是可塑之材,就非常喜欢这个学生。方守墩特意为朱光潜书写了“恒、恬、诚、勇”四个大字,朱光潜后来解释说:“恒就是恒心、毅力、忍耐、执着,一个人无论求学还是做事,都要有坚韧不拔,百折不挠的精神;恬就是恬淡,简朴,清心,寡欲,不能用物质的追求来代替精神的追求;诚就是诚恳,诚实,待人处世,应该以诚相见,襟怀坦白,不能自欺欺人;勇就是勇气,志气,在治学乃至整个人生道路上,要有进取精神,怯懦和自卑是要不得的。”可以说,方守墩是第一位为朱光潜指明人生方向的人。

第二位对朱光潜有影响的人,是他的国文老师潘田先生。朱光潜在《自传》中曾满含深情地写道:“我得益于最多的国文教师是潘季野。他是一个宋派诗人,在他的熏陶下,我对中国旧诗养成了浓厚的兴趣。”潘田给学生们授课不是照本宣科,而是吟诵佳篇,旁征博引,深入浅出。所以每逢先生的国文课,朱光潜都备好课堂笔记,遇到不懂的地方就站起来向老师提问,潘田则不厌其烦,耐心讲解。朱光潜觉得听潘田的课,如幽谷游踪,渐临佳境,又如啜饮醇醪,感到那是一种享受。尤其是潘先生讲诗歌,常把桐城明清以来的诗歌与唐诗宋词进行比较,讲出桐城诗歌的特点,以及桐城地域文化对诗人的影响,这些对朱光潜了解桐城诗派、桐城文派和桐城画派的美学思想,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潘田对朱光潜的文学影响很深,他说:“想做好白话文,读若干上品的文言文或且十分必要。”这种体会,正是原于潘田。

桐城中学的教学是汲取了吴汝纶考察日本教育的成果,具有兼容中外,包容个性的特点,也是安徽中学堂首聘外籍教授早川东明来校教授外语的。朱光潜在桐城中学打下了扎实的英语基础,这为他日后考入香港大学,创造了难得的机遇。

朱光潜在桐城中学求学的四年,是不惧艰苦,不怕困难的。在那三间小瓦房里,一盏油灯,一张书桌,总是浮现着他孜孜以求的身影。而白天,他总是漫步独行,走向教室。这种两点一线的生活,划出了他少年的时光,燃起了他人生的最初理想;也注定了朱光潜与这幢小屋,与桐城中学的不解之缘。

在崇治小学

朱光潜在桐城中学毕业以后,没有像同学方东美那样马上选择考金陵大学,远走高飞,而是因家中的经济状况,选择了在本县临时谋份差事,再做打算。

1917年3月,朱光潜经人介绍,来到了桐城县北峡关,在潘剑甫创办的崇治小学堂担任教员。潘剑甫先生曾追随“康梁变法”,力图以一种社会改良来改变那个腐朽的大清王朝。当这场变法失败以后,潘剑甫空怀一腔热血回到了桐城北部重镇大关老街。他在火神庙里创办的私立崇治高小学堂,也是桐城第二所小学。最初招收30名学生,聘请2个老师。潘剑甫自撰校联“崇哲学以东西,一片铁肠,直抵定欧风美雨;治文明于桑梓,满腔热血,广栽培苦李寒桃。”学校开设国文、算数、英语等课程。一时间,大关的崇治小学声名鹊起,新式教育让乡野顿开眼界。朱光潜正是冲着这所具有新鲜理念的学校才来的。

朱光潜的到来,让潘剑甫很高兴,也缓解了教学压力,因为聘请的两个老师实在忙不过来。朱光潜是桐城中学的高材生,他的到来当然是经过遴选,大家认可才被接受的。所以朱光潜在崇治小学教授的是国文和英语,那年朱光潜19岁。

大关是著名的江淮古道进入桐城后的第一座古镇,这条路由此可通往江南诸省,北去可至京师,而著名的雄关北峡关就在这里,历史上是兵家必争之地。朱光潜漫步老街,在平平仄仄的石板路上,感受历史的那份苍凉和时间的变幻。他感到人生有限,而大道通天,人生必须要走出去,顺着这条七省通衢的古道,走向更广阔的天地!因此,他平时教书,闲暇时发愤读书,复习功课。1917年9月,朱光潜踏着初秋的阳光离开桐城大关古镇,他来到武昌考取了武昌高等师范学校中文系读书,1918年,朱光潜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英国人创办的香港大学,而他扎实的英语基础,乃得益于在母校桐城中学的四年学习。先生离了家乡,离开了崇治小学,但他仍是一往情深,在他的一些文章中仍回忆教书时的情景,回忆清淡如画的小镇风情,回忆那些稚嫩的童声童趣,亲善纯正的师长友情……

(作者系桐城文化研究者)

新闻推荐

30多年无音讯安庆9旬老太欲寻芜湖娘家人

本报讯

 

“母亲95岁了,与芜湖的娘家亲戚失去联系已经30多年,希望能通过贵报完成母亲多年的心愿……”昨日上午,家住安庆市枞阳县的吴先生特地从外地赶到芜湖,希望通过本...

枞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枞阳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

热门评论朱光潜在桐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