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激赏杨老先生,是对社会向善行为的一种引导

安庆晚报 2016-05-06 11:02 大字

[摘要]未一平

 

从2009年的夏天开始,祖籍安徽枞阳县,旅居海外多年,89岁的杨咸弼老先生通过安庆晚报先后资助了35名桐城、枞阳籍的准大学生,累计捐助金额达18万余元,可这位好心老人却从不肯透露自己的任何信息。今年4月,杨咸弼老人拨通了安庆晚报工作人员的电话,愿意和安庆晚报的记者见一面,老人说,他要尽量多走一走家乡的路,记住现在家乡的样子。(《安庆晚报》4月27日)

什么叫游子情深,什么叫故土难忘,杨咸弼老先生以他的言行给了我们生动的注脚。虽客居海外,但对生养他的故乡一刻没忘,他不仅记着童年的趣事,也记着当年村子里的好心人出钱让他进学堂的温暖情景。你给了我温暖,我就要记着感恩。由此,在他步入晚境时,他通过媒体,有意识地资助故乡的寒门子弟,帮他们圆大学梦。这一圆梦行动一做就是十余年,尽管旅居海外的他并不富裕,但却以真金白银的形式,先后资助了35名家境困难的准大学生。是什么支撑他这样做?那就是浓浓的故乡情,拳拳的报恩心。是的,不论我们走多远,行多久,故乡永远是心中的一份牵挂,一份惦念,也不论故乡曾给予了我们什么,是贫穷,是委曲,还是富裕,那份牵挂与惦念,却是心头最柔软的一角,时不时地会泛出浪花朵朵,以致于让人欲罢不能,而怀想缠缠绵绵。

而这一份情愫是没有离开过故乡的人永远无法体验到的,杨老先生以他80余年的海外生活经历,深深地体味到了故乡之于个体生命的深切含义。现在我们都在讲故乡情结,面对急剧变化的世界,常听有人慨叹回不去的故乡,无以寄托的乡愁,而杨老先生却不这样,他回乡就是要多走走多看看,以便将故乡深深地烙在心底。毫无疑问,现在故乡早已不是他8岁离家时的故乡了,可以说物不是人也非了,但他激情未减,不仅用脚丈量着脚下的大地,也用实际行动帮助着那些需要帮助的人,而且他为自己年事已高,或许不能再为家乡出钱出力而深感遗憾与叹息。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情结啊,我想起了贺知章的《回乡偶书》里的“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无改鬓毛衰”,或许杨老先生乡音已改,但鬓毛已衰的他不变的是他心中那份炽热的情怀。

我关注杨老先生很久了,记得晚报曾多次对他资助贫困大学生事迹作过相关报道,我也曾就此写过《慈善使人高尚》的时评稿,给予过肯定与赞扬。但这些我仍觉不够,不能完全表达出我们对他的尊敬与敬重。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考虑授予类似于杨老先生这样的游子某种荣誉称号呢?这不仅是对杨老先生行为的激赏,更是对他人对社会向善行为的一种引导。

新闻推荐

战友牺牲了 他说:“我就是你的儿子”

本刊讯

 

(任佳)

 

战友在前线牺牲,留下年迈的父母,他20年如1日资助战友老母,他说:“我就是您的儿子”。他就是芜湖市马塘派出所副所长徐银标。

 

 

 

&nb...

枞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枞阳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