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记者连线部分水稻种植大户——老天给“脸色” 种稻难“欢笑”

安徽日报农村版 2014-01-07 10:58 大字

安徽省长江流域的部分农户在去年水稻生长关键时节遭遇到多年不遇的高温热害天气侵扰,稻谷单产大幅度降低。在岁末年初之际,记者听他们盘点自己的种稻收入。

鲁毛头 望江县鸦滩镇 种植面积1300亩

望江县鸦滩镇三联村的鲁毛头先前一直在外打工,2000年他回到家乡开始承包耕地种植麦稻,从最初的20亩田起步,耕地面积逐年扩大。2011年,他又联合另外9户农户成立了民兴合作社,籼稻种植面积达到1000亩。

刚刚过去的2013年,对于他来说是苦涩的一年。去年七八月份,他每天下半夜一点多钟才入睡,凌晨五点左右就起床,忙着到地里提水、放水和巡视。持续多日高温少雨让他心急如焚,“我们从来没有碰到这么严重的旱情。”他对记者说,在那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没降一滴雨,而单季稻正处于孕穗—抽穗期,虽然到8月下旬下了小雨,但单季稻减产已成定局,平均亩产只有740斤,减收幅度在30%以上。

在单产下降的同时,种植成本却居高不下。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每亩土地租金220元,物化投入300元/亩以上,人工投入150元/亩,再加上抗旱费用等开支,每亩投入760元左右。刚收上来的湿稻以106元/斤的价格销售,每亩总产出仅805元。“扣除各项开支,今年等于白干了。 ”

虽然如此,鲁毛头对种植水稻依然满怀信心。 2013年底,他又以每亩600元的租金拿下了300亩地,用于扩大今年的水稻种植面积。他准备调换籼稻种植品种,并种植一部分粳稻。“如果今年能够风调雨顺,在水稻种植上还是可以有所作为的。 ”鲁毛头告诉记者。

张广斌 枞阳县金社乡 种植面积3200亩

原先在上海从事建筑业的张广斌,如今是枞阳县远近闻名的种粮大户。2004年,他就一口气承包了3200亩地,全部种上了糯稻。从事糯稻种植将近10年的张广斌,已经深切感受到农业生产的高风险,“糯稻种植基本上以4年为一个周期,其中一年市场收购价最高,一年市场收购价最低,另外两年糯稻收购价不高不低。”

刚刚过去的2013年,由于遭遇水涝和40多天的高温热旱,张广斌每亩糯稻减收100—200斤/亩。在单产下降的同时,糯稻的市场收购价也开始滑落,含水率20%的湿稻只卖到120元/百斤,与2012年同期相比,下降了10元/百斤。但人工等种植成本还在继续增加,他经过盘点,2013年每亩纯收入比上年减少将近200元。

他对记者说,糯稻市场的不稳定和自然灾害的频发,是影响他扩大粮食生产的主要因素。在粮食生产上进行投资,回报率低,回收期太长,一般需要8年时间才能收回投资。如果每年每亩赚个300元,5年挣个1500元,碰上一年绝收,前几年的收益就全泡汤了。因此,对于张广斌来说,目前最好的选择就是保持眼前的种植规模,收回前期投资,再考虑以后发展。

杜世兰 舒城县舒茶镇 种植面积1860亩

杜世兰2013年种植的30亩早熟粳稻,由于受到七八月份连续高温干旱天气和病虫害等影响,平均亩产不到800斤,远低于去年1300斤的单产水平。“但1000多亩中晚熟粳稻在生长的关键期,避开了不利天气影响,平均单产仍维持在1100斤。 ”她告诉记者。

在早熟粳稻单产下降的同时,种植成本继续小幅递增。杜世兰告诉记者,虽然肥料价格有所下降,但土地流转费、农药费和抗旱投入在增加。与去年相比,每亩新增抗旱费用20多元,防治稻飞虱的费用增加30元以上,土地流转费也由2012年的每亩 360—380元增加到 2013年的420元。今年舒城县粳稻平均收购价为 120元/百斤 (含水率 22%—24%),扣除各项投入,杜世兰每亩纯收入不到100元,比去年减收三分之一以上。 (本报记者 喻寒松)

相关链接

省物价局调查发现,2013年安徽省晚籼稻平均单产483.33公斤,与2012年的514.29公斤/亩相比,减少30.96公斤;每50公斤晚籼稻平均出售价格为132.54元,比去年的129.34元上涨了3.20元。

安徽省粳稻平均单产487.46公斤,与2012年相比,减产11.39公斤;每50公斤平均出售价格为140.98元,比去年的136.15元上涨了4.83元。

新闻推荐

乡政府违法强拆加油站引纠纷事发枞阳县白湖乡

事发枞阳县白湖乡

枞阳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枞阳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