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东乡好武学

安徽日报 2014-01-24 23:13 大字

■ 方千

枞阳县当地有句俗话“写不过南乡,打不过东乡”。近日,在中国体育文化体育旅游博览会上,来自该县的“东乡武术”被评为首批“中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推广项目”。早在2009年,东乡武术就已被评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现在已成为当地群众健身的一种常见方式。

为传承东乡武术,枞阳县制定了5年保护计划,从2013年开始,投入资金成立东乡武术协会,集中精力开展继承、创新研究工作和传承人才的培养,组织有文化的东乡人对东乡武术进行搜集整理,并在东乡武术的发源地、周潭镇彭桥村设立了习武堂,吸引年轻人习练武术,另外也鼓励东乡武术面向社会,积极参加各界武术聚会。

东乡武术始于唐,形成于明,盛行于清。清初至咸丰约200余年间,东乡武术高手辈出,最有名的要数三十六位名教头,如嘉庆甲子科第二名武举章慕兵、技艺高超的拳师章观鳌、具有正义感的教练章启勋等,代表了当时东乡武术的最高水平。东乡武术的一些传说在老辈人口中至今仍津津乐道。最著名的要数“三十六名教救九华”。道光年间,东乡三十六位教头(时称“三十六名教”)率领百名武艺精湛的乡民,乔装香客暗藏器械进入九华山,生擒财色双贪的恶僧贾某等人,为民除害,名震一方。

据当地人介绍,东乡武术主要用于防身守土,注重实用,不搞花架子。它以刚劲为主,出手快捷,灵活多变,多有谱诀,如《仙人驮伞棍》口诀:“仙人驮伞一支枪,铁牛耕地走边塘。白蛇挡路人皆怕,黄龙摆尾真刚强。登枝好比花枪用,腰棍一抛赛霸王。背剑好比仙剃发,风波棍子斩蔡阳。响棍好比天宫闹,苦竹仙安一扫光。 ”

因为习武者多是农家子弟,因此,东乡武术中除了上百

种的拳路套数、十八般武器外,干农

活用的钉耙、扁担、叉

子,都被前人结合

武术套路设计成武

器,成为特有套路。

其中“板凳花”就是

如此:一张农村常见

的条凳,在习武者手

中舞起来虎虎生威。

东乡的武师们将平时系在

腰间擦汗用的长汗巾,也

编入了武术套路。一条柔软

的汗巾在水中浸透后,到了

他们手里,就像铁链一般,极具

威力。在香港影星成龙所演的影片中,就曾出现这样以湿毛巾作武器的桥段,可见在习武者手中,信手拈来之物,也可成为克敌利器。

新闻推荐

7月份“感动江淮”志愿服务优秀典型揭晓

本报讯(记者 张岳 通讯员 董雷)日前,7月份“感动江淮”志愿服务优秀典型评选揭晓,共评出优秀典型8个,其中个人典型5个,集体典型3个。个人典型5个:淮南市青年张宝车祸刚康复即志愿捐献造血干细胞挽救...

枞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枞阳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

热门评论东乡好武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