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复垦资金用途成了一个谜
本报讯(记者
周国庆)2004年,枞阳县山镇破罡村跃进圩230亩土地转为机械化粮田后,国家下拨了14.5万元土地复垦资金。村里的农民应该说能得到实惠,可8年过去了,村民们不但没有拿到一分钱,而且自己也没有了田种,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4月底,记者接到村民的投拆后来到破罡村,在村民胡子文的指引下来到跃进圩,看到这里确实成了大片的鱼塘。230亩土地转为机械化粮田后,国家还下拨了14.5万元土地复垦资金,这里应该种上成片的庄稼才对,怎么会变成了鱼塘呢?村民们说,这是村里负责人做的决定。按照国家的相关规定,复垦资金应当专款专用,既然土地变成了鱼塘,没有复垦,那么14.5万元土地复垦资金又用在哪里呢?
记者在现场看到旁边有一个很大的鱼塘才刚刚开挖,而附近不属于该村的土地上庄稼却是绿油油的一片。有几位村民指着那片庄稼告诉记者:“这是邻村的田地,他们也是发包给别人种的,村民们都拿到了他们应得的钱,而我们这个村的村民却没有拿到一分钱。”
究竟是何原因才改变了土地的用途?这样改变用途合不合法?记者找到该村村支书胡子银。他告诉记者,2004年,跃进圩230亩土地转为机械化粮田后,国家确实下拨了14.5万元土地复垦资金,当时村里的青壮年都在外面打工,村里只剩下一些老弱病残的人,村两委考虑种田产出效益低,当时一亩地承包只要60元都没人干,就决定改变产业结构,改种田为养殖。
将复垦田改为鱼塘是否合法?据该镇国土所的钱所长介绍,原则上复垦后的土地不能改挖鱼塘,但根据当时粮食价格高低,如果水产品销量确实很好,就可以改变用途,但必须要开会经过村民们同意。
现在问题的关键是这些钱的去向。村民们既没有了田种,又没有拿到钱,这些钱到底用在什么地方?当时把这些土地从村民手里拿来转为机械化粮田时,村里并没有与村民签订任何纸质协议。虽然村民们多次反映,镇政府也出面协调多次,但都没有结果。
胡子银说,当时承包鱼塘时是竞标的,一次性承包三年,结果有一刘姓的人以每亩300元的价格竞标成功,并一次性缴纳了承包费用20余万元。村民们说,这些钱加上复垦时14.5万元,用在哪里他们都不知道。
8年来村民们为什么没有拿到一分钱?“现在农村基层的工作很难做,如果当时把这些钱发下去,想做公益事业收上来就太难了。”胡子银是这样回答的。这些钱真的全部用在公益事业上?胡子银说:“村里经济很薄弱,根本没什么钱,这些钱确实用在公益事业上,像修村公路、架设农电网等等,用的就是这笔钱。”
记者希望村里能把明细账目和当时复垦田改鱼塘的会议纪要拿出来给我们看看,村两委的人说,检察机关已来人将他们的账目拿走了。而会议纪要不知道在什么地方,现在也找不到。
新闻推荐
今起开始网上报名 招聘对象为三类人群
枞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枞阳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