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彭玉麟与大通和悦洲□詹敬鹏

江淮时报 2011-05-03 10:42 大字

[摘要]□詹敬鹏

坐落在八百里皖江的铜陵大通对江的和悦洲,面积约二平方公里,古名为荷叶洲。它四面环水,是万里长江的滚滚波涛经千年泥沙沉淀而隆起的江心洲。据说,把荷叶洲改名为和悦洲的是清朝水师提督、湘军首领彭玉麟。

关于和悦洲的来历,在古老的大通和悦街上至今流传着一个神奇的传说:新罗国太子金乔觉,在他刚过二十岁时偷出家门,在寻找理想的仙山圣地。金乔觉从桐城藕山(今属枞阳县)前往九华山,不慎踩断了一根藕叶梗,旋即被激流冲走,漂零到大通江面就扎下了根,渐渐长出一块绿色沙洲。便取名为荷叶洲。

荷叶洲最初为一片苇草从生、野禽栖息的荒洲。经过数代拓荒者的辛勤耕作,到了晚清,洲上人烟辐辏,且颇具城镇规模了。据该洲出土的顺治年间的《福德祠碑记》所考,清朝初期就已形成了自然村落,距今已有近四百年的历史了。

据史料记载,彭玉麟是湖南衡阳县人,字雪琴。其父曾任安徽合肥县梁园巡检。嘉庆二十一年(1816)彭玉麟生于梁园,16岁时随父回湖南原籍。其父死后,族人夺其田,遂避居郡城衡州,就学石鼓书院。因家贫,投衡州协标营充司书,月支饷以养家。咸丰三年(1853),曾国藩治军衡湘,招募水勇,创办湘军水师。时彭玉麟丁母忧家居,应曾国藩劝邀,“墨絰从戎”入湘军,与杨载福佐曾国藩治水师,并制定船制营制章程。以三百人为一个营,共编水师十个营。彭玉麟亲自率领一营,自为营官。嗣后统率水师,成为太平军一支劲敌。

咸丰十一年 (1861),湘军集中兵力围攻安庆时,彭玉麟创立飞划营,抬划船入湖,协同陆军在菱湖一带攻破太平军营垒。攻陷安庆后,彭被清廷授安徽巡抚,遂改任为水师提督,复授兵部左侍郎。作为清廷长江水师提督,彭玉麟认为地处大通江心洲的荷叶洲是天然的避风良港,港口优越,地位适中,遂在此练兵筹饷,并在洲上设立参将衙、厘金局、皖岸督销局等行政税务机关。又建成三条用麻石条铺成的街道和十条长巷,直通江滨。

由于街上茅庐毗邻,火灾不断,洲上人又为土地争讼不已,彭玉麟就在一次检阅水师时,把荷叶洲改名为和悦洲,取其生意人应和颜悦色方可生意兴隆之意。为对付火灾,对洲上的十条巷子均以三点水旁的字命名,即江、汉、澄、清、浩、泳、潆、洄、汇、洙。意在以水克火。后来洲上又新建了三条巷子,也仿此取名曰河、洛、沧,连同三条街,统称为和悦洲上的“三街十三巷”。在古老的和悦洲街上,只要提起水师提督彭玉麟,上了年纪的老人都能说出彭玉麟与和悦洲有关的事一二来。

然而,大通和悦洲鼎盛时期还是在二十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和悦洲虽属弹丸之地,却社会功能齐全,基础设施完善,航运四通八达,帆樯云集,百舸争流,是大江南北,特别是皖南山区农副产品,生产、生活资料的集散地,又是上海、武汉等大中城市的重要贸易伙伴,因此这里汇聚八方客,广纳四海财,成为当时铜陵的政治、经济、文化和教育的中心,人口号称十万(含流动人口),被誉为“小上海”。这时是大通和悦洲发展史上的黄金时代。

直到抗日战争爆发,1937年5月20日、30日,日本鬼子飞机两次轰炸和悦洲,炸毁民房达10%。由于国民党实行焦土抗战,扎驻在和悦洲上的国民党川军独立十四旅南团团长林光裕、营长吴鹏九下令士兵放火烧屋,使和悦洲变成一片焦土。和悦洲从此衰败。

至今日,和悦洲虽没有往日那样的风光,但她淡雅恬静的田园风景,淳厚古朴的民风,以及曾经辉煌一时的历史遗迹,依旧深深地吸引着闻名而至的游人。

和悦洲上的清字巷

新闻推荐

枞阳凤仪中学获企业捐助

本报讯 日前,安徽继成酒业有限公司在合肥举办王立夫爱心酒会,向枞阳县凤仪中学捐赠了20万元爱心助学款,并赠送了一批价值6万余元的电脑、电子琴和图书等。安庆市枞阳县凤仪乡地处江心洲,交通不便...

枞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枞阳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