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 今日安徽> 正文

中国水文化的寻根之旅

西安日报 2020-12-04 04:15 大字

江湖记:河流上的中国作者:谈雅丽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0年11月

■贾登荣

江河湖泊的文化史,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中华文化的精神底蕴。怀着对中国水文化寻根的愿景,女作家谈雅丽从2009年开始,从自己故乡的沅水启程,开始了自己的江河湖泊之旅。作者用了整整10年时间,足迹遍布长江、黄河水域。在查阅大量文史典籍的基础上,作者捧出了这本厚厚的《江湖记:河流上的中国》,让人从中读到江河湖泊的变迁史、发展史、文明史,受到一次源远流长的中国水文化知识的深刻洗礼。

《江湖记:河流上的中国》共有水马船声出洞庭、沅水第三岸、湘澧行迹、五溪图、冰雪线上的江河奇境、寻梦草原河、黄河谣的多声部合唱、寻踪京杭大运河的繁华衰替、画江记、长河流碧记等10章。作者满怀深情,对中国江湖绚丽风采、多姿神韵进行了生动的再现,从而激发人们对江湖的向往与追寻。

作者生长在沅水河畔,自然会把目光首先聚焦在家乡的江湖上。所以,在“水马船声出洞庭”一章中,作者用优美的笔触,对沅水流域的潋滟风光进行了呈现。作者在“一江诗情到洞庭”一节里,记录了她拍摄江上日出的见闻:“一轮硕大、红彤彤的太阳从东边堤岸露出一丝金边,把一江水染得欢喜跳跃。船舷边的江水染有不同的颜色:东边的江水是映着朝霞的柔和绯红,船南边的江水有的赭青,有的淡黄。随着太阳缓缓升起,那橘红在扩散、漫延,直到铺满整个江面。”而穿行在沅水间,“只闻到青翠的芦苇气息,只遇到鸬鹚或木船漂在江上,只听见江水泼剌声响和芦苇深处不知名的鸟啼,只看见点头的芦苇吐出嫩红的柔絮,只感叹白鹭高飞时倒映在江中的镜影。合流后的沅水江面变得更加宽阔,像是姐妹分开后又相聚,内心已知沧海桑田,但变得沉稳大度、处变不惊。”沅水,在作者笔下显得是那么娇艳,那么妩媚,多么多姿,江湖如此美丽,岂能不引人向往?

《江湖记:河流上的中国》一书也对中国江河湖泊灿烂文明、厚重历史进行了全面而细腻的记录。在“湘澧行迹”一章中,作者通过在湘江上一路对杜甫江阁、橘子洲头、岳麓书院等众多名胜的寻访,让人们看到,中国的江湖,不但有优美的风光、丰富的物产、便利的交通,而且还是中华灿烂文明的发祥之地,也是保证中华文明薪火相传、生生不息的丰润之地!在“寻踪京杭大运河的繁华衰替”一章中,作者通过踏访扬州、北京通州,对大运河悠久的历史进行了回顾。作者写道,中国最古老的运河之一在扬州城,这段运河是公元前468年由吴王夫差开挖的古邗河,迄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而大规模动用国家力量开凿大运河,始于隋代;此后的唐、宋、元、明、清时期,又先后对大运河进行了扩展,从而形成纵贯中国东南沿海和华北平原,通达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海河五大水系,地跨河北、河南、安徽、江苏、浙江、天津、北京等省市,全长2700公里的大运河。考察大运河的历史之后,作者深情地写道:“一条大河,在岁月的航道中,船帆穿梭如织,水马船声,商贾如流;一条大河,从起点到终点,流逝了无与伦比的风物和岁月。她古今的河岸,依然美不胜收,令人如痴如醉,乐而忘返。”江河湖泊的历史如此悠久厚重,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倍加珍惜江河湖泊,让她永葆青春,造福我们的子孙后代呢?

《江湖记:河流上的中国》不仅仅是对中国江湖风景、文明、历史的记录,正如作者所说的,其实也是自己“内心的一种旋律,是心灵的渴望、纠缠与自由”的反映与舒展。作者在书中有这么一段话:“江河的形成就像一个人精神生命的成长。记下江河的文化旅程和诗意流向,就是为了洞悉生命的某种意义,找到更好的、独一无二的自己。”正是怀着这样美好的情愫,作者才用诗意盎然的文字,生动而传神地记录了大江大河的低吟浅唱,让江河湖泊里的自然之声,与自己的心灵之声、情感之声,同时澎湃在文本中,由衷地表达对江河湖泊的无比崇敬与深深热爱。

新闻推荐

地方空气质量好,省财政有奖励

星报讯记者从安徽省生态环境厅获悉,按照《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安徽省环境空气质量生态补偿暂行办法的通知》要求...

安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安徽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