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 今日安徽> 正文

让百姓在家门口享受优质医疗服务 安徽综合医改走在全国前列

合肥晚报 2020-12-04 00:41 大字

医疗问题一直是老百姓心之所系,近五年安徽医疗服务水平有了哪些长足进步?12月3日,记者从“美好安徽‘十三五’成就巡礼”系列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安徽综合医改走在全国前列,破除了以药补医机制,探索创新县域医共体、编制周转池、乡镇卫生院“公益一类保障二类绩效管理”等多项改革经验,其中“天长模式”成为全国医改典型。

健康脱贫工程

在皖取得决定性成就

2015年底,安徽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因病致贫、返贫占比达57.2%,疾病一度成为农村家庭最为突出的致贫因素。如今,健康脱贫工程在皖取得了决定性成就。

成绩的背后,全省卫生健康系统付出了一系列努力——项目资金实行倾斜,加快推进贫困地区医疗资源贯通整合和服务能力建设。开展“百医驻村”行动,从省市三级医院选派113名医疗专家驻村2年,消除村医和村卫生室“空白点”;严格落实综合医保政策,贫困人口住院医药费用个人自付比例控制在10%左右,年度合规医药费用实行自费封顶;各级医疗机构开通绿色就医通道,全面实行“先诊疗后付费”和“一站式”即时结算,减轻贫困人口看病“垫资”和“跑腿”负担。

据省卫健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接下来将推动健康脱贫政策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健全完善健康脱贫长效机制,持续巩固健康脱贫成果。

县域内基层首诊、双向转诊就医秩序已基本形成

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医疗服务,这是安徽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的目的。

“十三五”期间,安徽“打包”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基金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建立政府办医责任、医共体内部八统一运行管理、外部治理综合监管三个清单,在专家资源、医疗技术、药品保障、医保补偿、双向转诊、公共卫生六个关键环节,群众看病就医实现上下贯通。目前,全省59个县(市)共组建125个紧密型县域医共体,服务人口约4500万人。值得一提的是,此项改革被评为2019年度全国“推进医改服务百姓健康”十大新举措,国家两次在安徽省召开培训会议,推广安徽经验。

“县域内基层首诊、双向转诊就医秩序已基本形成。”记者从会上获悉,2020年,二、三级医院向基层转诊人数(例)同比上升26.3%,基层诊疗量占比达到65%以上;全省县域就诊率达到83%以上,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个百分点。“老百姓在乡镇卫生院可以享受到县级医院专家医疗服务,在县级医院可以享受到省市级医院专家医疗服务,县域内基本医保补偿比达到70%左右,群众满意度持续稳定在90%以上。”

传染病监测报告网络

基本实现全省覆盖

在全国较早启动一级响应,用一个月时间控制住疫情蔓延,一个半月左右的时间实现住院患者“清零”,三个月左右的时间取得重大战略成果;截至12月2日24时,除发生一例外地关联病例外,已279天无新增本地确诊病例……这是安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成绩单。

取得这样的成绩离不开疾病预防控制机制的不断完善,“十三五”时期,安徽坚持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依法履行传染病监测报告职责,不断提升工作质量为迅速应对和有效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争取有利条件。

“目前,全省开展传染病网络直报的机构共计2590个,基本建立了覆盖全省的传染病监测报告网络。2019年法定传染病网络报告质量综合评价均位居全国前5名。”据省卫健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已在全省合理布局、规范设置新冠肺炎、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手足口、霍乱等肠道传染病和自然疫源性疾病监测哨点。“运用‘大数据+网格化’方式,指导社区(村)落实最小单元防控措施,做好疫情期间密切接触者及有风险人群的查找及监测。把握好2小时网络直报、12小时完成检测、24小时完成流调‘三个时限’,强化疫情监测、风险研判和病例流行病学调查,及时划定密切接触者范围,最大限度降低了疫情传播风险。”

合肥报业全媒体记者 乐天茵子

新闻推荐

消防栓不出水,灭火靠眼泪吗?读者纷纷向本报反映小区消防隐患,记者探访发现问题多多

12月1日,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客户端刊发了合肥市庐阳区三十岗乡清水苑小区居民家中发生火灾后,小区的消防栓却没水的报...

安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安徽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