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 安徽新闻> 正文

解决纠纷先和解 和解不成路还多

安徽日报农村版 2019-02-19 11:30 大字

■ 本报星级记者胡明兵

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机构和农村土地承包仲裁机构对受理的争议、纠纷应当先行调解,调解不得收费。当事人不愿调解或调解不成,或者纠纷不宜调解的,及时告知当事人选择其他途径。这是今年1月1日起实施的《安徽省多元化解纠纷促进条例》(下称条例)作出的规定。

多元化解纠纷,是通过和解、调解、行政裁决、行政复议、仲裁、诉讼等多种途径,化解纠纷,当事人可以选择以上方式化解纠纷。条例规定,政府应当对多元化解纠纷工作给予经费支持,乡镇(街道)设立的调解委员会工作经费,列入财政预算。村(居)民委员会应当为其设立的调解委员会提供办公条件和必要的工作经费。

民事商事仲裁机构对纠纷作出裁决前,当事人自愿调解的,应当调解;调解不成的,应当依法作出裁决。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机构和农村土地承包仲裁机构对受理的争议或者纠纷应当先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应当依法裁决。

涉及合同、债务、婚姻家庭、财产权益、邻里关系等民商事纠纷,当事人可以向人民调解委员会等调解组织提出调解申请;涉及房屋征收、社会保障、治安管理、交通事故、医疗保障、卫生健康、消费者权益保护等依法可以由行政机关调解的行政争议或者民事纠纷,可以向有关行政机关提出行政调解申请;对违法犯罪行为产生的损害赔偿纠纷可以依法申请公安机关、法院进行调解。不同意调解或者调解不成的,当事人可以通过行政裁决、行政复议、仲裁、诉讼等方式化解纠纷。

检察院办理符合和解法定条件的公诉案件、民事公益诉讼案件、民事行政申诉案件等,可以建议、引导当事人和解;经当事人同意,也可以邀请相关组织或者个人参与协商和解。法院在登记立案前,可以引导当事人选择适宜的化解纠纷途径,适宜调解的,依法自行组织调解,也可以委派人民调解组织、律师调解组织、行业调解组织等进行调解;当事人明确拒绝调解或者调解不成的,应当及时登记立案,依法审理。信访工作机构收到涉法涉诉信访事项,应当告知信访人向有关调解组织、仲裁机构、行政机关或者司法机关申请处理。

新闻推荐

元宵“灯节”: 张灯结彩“闹”元宵 火树银花“赏”花灯

2月17日晚在安徽省黄山市岩寺古镇拍摄的彩灯。(新华社发施广德摄)据新华社天津2月18日电(记者周润健)“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

安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安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