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 安徽新闻> 正文

元宵“灯节”: 张灯结彩“闹”元宵 火树银花“赏”花灯

枣庄日报 2019-02-19 10:56 大字

2月17日晚在安徽省黄山市岩寺古镇拍摄的彩灯。(新华社发 施广德 摄)

据新华社天津2月18日电 (记者 周润健)“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民俗专家表示,元宵节又称灯节,“灯”成为节日最大特色,人们张灯结彩“闹”元宵,火树银花“赏”花灯。“闹”表示热闹、热烈,用“闹”表达灯节,最为生动、形象。

历史学者、天津社科院研究员罗澍伟介绍说,正月十五元宵节源于汉代。道教以正月十五为上元,七月十五为中元,十月十五为下元,合称三元节。汉武帝崇拜“太一神”,上元昼夜燃灯,称元宵节,也叫元夕、元夜,泛称正月节。东汉时佛教传入,正月十五庙中众僧观佛舍利、燃灯,以示对佛的尊重。

唐代元宵节开始兴旺,不仅处处挂灯,还建起灯轮、灯楼和灯树,出现了盛况空前的灯市。诗人卢照邻曾在《十五夜观灯》中描述元宵节燃灯的盛况:“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宋代东京汴梁的元宵节,要在皇宫前高搭彩棚和灯山,入夜,画有神话故事和市井百态的灯山大放异彩,御街两廊之下有各种杂技和艺术表演。南宋迁都临安后,元宵节依旧是“家家灯火,处处管弦”,各色灯具“凡数千百种,极其新巧,怪怪奇奇,无所不有”,较汴梁有过之而无不及。

明清时期,宫廷在紫禁城内放灯,灯节日期也相应延长,后来还增加了“百戏”的内容。

“灯彩有很好的视觉效果,对于营造和渲染喜庆的节日气氛来说,它与春节的爆竹有异曲同工之妙。”罗澍伟说。

罗澍伟表示,随着正月十五“闹”花灯的开始,庆祝新年的狂欢进入高潮,是一年中最热闹的时刻;张灯结彩,灯火通明,车驰马骤,展现出一幅“火树银花不夜天”的风俗画卷。

新闻推荐

春暖花开经理带你游朝鲜

你喜欢神秘、民风淳朴的旅行目的地吗?你想要吃到最原汁原味的本土特色吗?能给到你绝无仅有的独特体验。一个与中国...

安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安徽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