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 安徽新闻> 正文

老年人投资理财要规避三大误区 不少人遭遇诈骗陷阱

新安晚报 2018-03-16 09:36 大字

保健品投资集资诈骗、高额利息非法集资、听信忽悠理财变借款……昨天上午,安徽省2018年3·15主题宣传暨放心消费创建启动仪式在合肥举行,针对当前金融诈骗和老年消费者被骗频发的情况,活动期间还举办老年金融消费讲座,提醒老年消费者避开金融消费陷阱。

据了解,目前,在老年消费群体中有不少人遭遇投资理财诈骗和陷阱,其中很多骗局以高收益忽悠老年人,也有的推销人员宣称介绍朋友投资可获得提成,更有采取网络钓鱼手段,制作仿冒的投资平台网站,引诱投资者购买投资产品。老年人投资理财要走出几个误区:一是贪利。越是利息高,掉入陷阱的几率就越大,老年人最好不要选择高风险的投资方式。二是担保。老年人不能轻易给别人担保,在“看不准"、“摸不透"的情况下,明哲保身是老年人安全的理财方式。三是跟风。老年人理财时应开拓信息渠道,必要的时候可以咨询子女或者熟悉的专业人士,不要仅凭销售人员以及其他老年人的意见就去购买。

省消保委人士提醒:首先,老年人投资理财要多和子女商量。老年人投资,包括配置银行理财产品,有时“耳根子比较软",容易相信别人的话。再加上自己对很多事物并不了解,也较易被别人所欺骗。因此,投资前可以先和子女商量商量,让子女为自己的投资进行把关。其次,老年人不要将所有资金都用于投资,应当采取适当投资的策略。

被骗后具体应采取哪些措施补救?一旦发现投资理财上当受骗,第一时间要选择报警。非法集资涉嫌刑事犯罪,投资者可以搜集证据,及时向公安部门报案,同时可以向银监局举报,由当地银监、公安等部门介入查处。如果是群体性案件公安已立案的,可以马上去登记。受害人也可以到法院起诉。

记者 胡霞利

新闻推荐

“一次上网,事就办成” 全国人大代表、市长杜延安接受《安徽日报》记者专访

本报讯3月15日,《安徽日报》在“连线全国‘两会\’”专版刊发了由该报记者汪国梁、吴林红采写的全国人大代表、市长杜延安的专访文章《“一次上网,事就办成”》,介绍了杜延安就亳州市“互联网+政务...

安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安徽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