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安徽> 安徽新闻> 正文

安徽省促进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结累累硕果流出有依靠 流入有保障

安徽日报农村版 2017-07-14 11:47 大字

■通讯员聂超 本报记者程茂枝

近日,安徽省驻天津市西青区流动人口卫生计生区域协作服务站(计生协联合会)举行揭牌仪式,这是安徽省在皖籍流动人口较多的地区建立的第10个省级工作站。与此同时,安徽省还大力推进流动人口卫生计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流入人口社会融合,流动人口对卫生计生基本公共服务的满意度不断提升。区域协作让流出者有个“家”

据统计,安徽省常年有1200多万人流出在外,占全省常住人口的20%左右,其中85%左右的流动人口流出省外。 2004年,安徽省由部分市、县在流动人口集中的地区,试点建立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协会,广泛动员流动人口开展计划生育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等活动。此后,这一做法在全省全面推广,并形成了具有安徽省特色的“党支部+协会”模式,受到中国计生协的充分肯定。截至目前,安徽省在全国建立“党支部+协会”2505个,覆盖流动人口达500多万。

2010年,安徽省按照“主攻长三角,开展对口协作”的思路,探索在流入地以省或市为单位建立流动人口区域协作工作站。此后,安徽省又将前期建设的流动人口区域协作机构进行优化整合,升级为集党组织、计生协、工作站、民非组织为一体的省级工作站,在加强党建及协会、工作站建设的同时,以民非组织承接政府购买服务,或以市场化方式提供的公共服务、代办服务等方式,强化其造血功能,保障区域协作机构的可持续发展。截至目前,安徽省在皖籍流动人口较多的地区已建立10个省级工作站,50多个市级工作站,173个县级工作站,覆盖10个省(市)、43个市、近100个县(市、区)。均等服务让流入者“融进来”

走进安徽省一些城市社区,一个提供医疗卫生、计划生育、心理咨询、家庭保健、子女教育、文体活动、维权援助等各项特色服务的阵地会让人眼前一亮,这就是安徽省为提升流动人口计生家庭发展能力而打造的“城市生活e站”。2011年,安徽省深入推进“新居民计划”促进工程,这种新型社区综合服务平台应运而生。截至目前,全省共建有“城市生活e站”408个,有力促进了流动人口融入城市发展,受到流动人口的广泛好评。

近年来,尤其是全面两孩政策实施以来,安徽省及时转变工作思路和工作理念,将工作重点从流动人口的生育管理、政策外生育控制为主,向更加注重提供优质服务转变。特别是在流动人口健康教育和促进方面,安徽省以1980年后出生的新生代流动人口、15-49周岁流动育龄妇女和6-14周岁流动学龄儿童为重点人群,更加关注流动人口健康,提高流动人口卫生计生基本公共服务的针对性、可及性和规范性,方便流动人口有效获取基本公共卫生计生服务。信息化让流动人口少跑腿

为让流动人口办证等更方便,安徽省运用信息化手段,整合流动人口全员信息库和全员人口信息系统,在全国较早建立了全员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信息系统和流动人口网络协作平台,形成了“数据库+平台”的信息化工作模式。 “数据库+平台”系统集流动人口信息建档、即时查询、协作办证、信息交换、孕环情交验和统计分析等服务管理内容,用户涵盖省、市、县、乡、村五级,一库掌握全局,一网调动全省。

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做得怎么样,关键看群众是否满意。安徽省将流动人口服务对象满意度纳入全省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考评,明确目标任务,进一步落实省、市、县各级责任。每年开展省人口计生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集中履职考评,并将考评结果作为省委、省政府对各成员单位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有力地促进了流动人口区域协作、均等化服务工作落实。

新闻推荐

青年志愿者暑期三下乡:让智慧在山区飞扬起来

“让智慧飞扬起来,让科学流行起来”。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17名青年志愿者赴北中镇开展社会实践。经过前期的走访调研,结合当地科学教育发展现状,志愿者们结合自身专业,为山区儿童义务普及科学文化...

安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安徽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