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安徽> 安徽新闻> 正文

创新普法春风化雨 学法守法蔚然成风

合肥日报 2016-11-01 00:00 大字

普法,正悄然改变着每一位合肥市民的生活。在合肥,“法治精神”就像一颗富有生命力的种子,在普法教育工作者春风化雨般耕耘下,被广泛播撒到庐州大地,孕育、开花、结果……回眸过去五年,以宪法为核心的法律法规得到广泛宣传,群众的宪法观念和法治意识明显增强,市民用文明守法的行动为“法治合肥”增光添彩。

“法律六进”营造良好法治氛围

普法工作有没有实效,关键要看领导干部和各级各类执法人员是不是依法办事、依法用权。年月8日,合肥市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网上法律知识考试开考,全市近万名市管领导干部和市直公务员参加考试。当时,如此规模的领导干部、公务员法律知识考试在安徽尚属首次。

“开展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网上法律知识考试,是合肥市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以考促学提升领导干部、公务员法治思维和法律素质的重要举措。”市普法办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各地、各单位的考试开展情况、参考率、通过率等不仅在法治合肥网进行了公示,考试成绩也成为合肥市“六五”普法检查验收和领导干部公务员年度考核、任免、晋升、奖惩的重要内容与依据。

不仅是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群体,在合肥,法律的春风同样吹进了校园、乡村、企业、单位和社区。近年来,合肥市通过大力开展“法律六进”工作,突出加强重点普法对象学法用法,以重点带难点,以重点促全面,营造出人人学法、守法、护法的良好法治氛围。

新市民普法工作经验在全省推广

去年,作为新市民的家家景园社区居民王静含着眼泪走进社区服务中心寻求帮助。原来,自孩子上学后,她和丈夫常因教育理念不同发生口角,谈不拢时,丈夫还会动手打她。社区工作人员听闻后将王静请进社区的“微聊吧”,邀请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朱聪杰对她进行心理疏导,同时,将她的丈夫请到普法“微课堂”,由社区志愿律师和他聊一聊《婚姻法》。

社区工作站负责人告诉记者:“对于王静这样的新市民,社区往往从他们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入手,把法治宣传教育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让他们既找到归属感,又可以学法、懂法、守法,做一个社区好居民。”

“合肥发展很快,对大学毕业生很有吸引力,所以我选择到合肥来工作。”大学毕业生李梅梅告诉记者,“但我对城市的政策法规不熟,一旦遇到住房、就业、医疗、社保等方方面面的问题,就会手足无措。”

李梅梅遇到的问题是所有新市民都会面临的难题。怎么办?年月,合肥市在全省率先出台《关于开展新市民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实施意见》,将新市民纳入合肥市“六五”普法对象范围。年年初,市委十届八次全体(扩大)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合肥市委关于贯彻落实中央、省委部署全面推进依法治市的实施意见》,将新市民普法作为“健全法治宣传教育机制”的重要内容,为进一步深化新市民普法工作提供了制度保障。

如今,越来越多的新市民在合肥找到归属感,学会依法办事、依法维权,而合肥市新市民普法工作经验也在全省推广。

法治文化润物无声滴水穿石

“法治文化是科学立法、公正司法、严格执法的内在动力,也是全民守法的内在因素。”市司法局相关负责人说道。

法治文化的建设以文为道、以文化人,润物虽无声,却能滴水穿石。近年来,合肥市大力推动“覆盖城乡、便捷民众、设置合理、功能多样”的法治文化阵地建设。目前,全市已建成法治公园(广场、长廊)个、法治文化建设示范点个、法治宣传教育基地个、村(居)法治宣传教育中心个。

年7月,合肥市最大的法治文化主题公园——滨湖法治天山公园正式对市民开放。刻有宪法的大石碑墙,展现刑法、民法精髓的石书,印有法家学派代表人物雕像的石柱……在它们的装点下,滨湖法治天山公园法治气息扑面而来。除了现场的法治文化布景,合肥市、包河区相关部门还广泛组织各类法治宣传进公园集中活动,让居民在休闲的环境中受到法治文化熏陶。

年底,合肥市在各县(市)区、市直部门推荐的个法治文化阵地中择优命名了首批市级法治文化建设示范点,掀起法治文化阵地建设新高潮。年,合肥市第二批法治文化建设示范点出炉,进一步助推了法治文化建设。 ·许平平 本报记者 方偲· 

新闻推荐

安徽省出台最低生活保障工作操作规程

本报讯城乡统筹消除程序差异;城市低保标准按上年度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的%~%确定;全面建立低保经办人员和村(居)民委员会干部近亲属获得低保备案制度……记者从省民政厅获悉,《安徽省最低生活保障工...

安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安徽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