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成就山乡巨变 造福一方百姓 ——沂源县张家泉村村民眼中的老书记朱彦夫

财经新报 2014-01-16 18:58 大字

朱彦夫外甥赵圣贵在村头的建园路功铭录前为记者指出了朱彦夫的名字当年参与建设的村民寇长可曾与朱彦夫并肩作战的会计张太元朱彦夫在任时的生产队长刘德法当年的民兵连长苗加才曾经接受过朱彦夫资助的原会计张吉才朱彦夫在担任村支部书记期间,和村民交谈。(资料图)刘文合向记者介绍老书记组织构建的赶牛沟涵洞会计张永臣在梯田旁向记者讲述当年老书记带领大家建设梯田的故事已屹立在张家泉村几十年的水渠□文/图新报记者谭壮飞夏金秀

1月10日,淄博市20多名媒体记者来到了朱彦夫的家乡——沂源县张家泉村。虽然隆冬季节,但在村子里转转,到处可以看到平平整整的土地,修剪整齐的果木,村旁的蔡家山从山脚到山顶都改造成了梯田。“夏天来才好看呢,到处郁郁葱葱,瓜果飘香。”现任张家泉村支部书记刘文合说。

而在50多年前,张家泉村是远近闻名的贫困村,很多村民都是吃了上顿没下顿。1957年,一位新支部书记的上任,掀开了张家泉村改革的新篇章,他带领村民开荒山、打井、种果树、架电线,使村民走上了致富路,整个村子更在他的感染下成就了淳朴、和谐的民风民俗。田间,山头,记者在寒风里站了整整一天采访了诸多村民,从他们口里了解到了这位改变整个村子命运的好书记——朱彦夫。

坝堰,平沟,造梯田村民有了赖以生存的田地

张家泉村71岁的老人刘德法至今记得村子原先的样子,整个村子除了荒山就是三条大沟,可以种地的地方很少。即使种上庄稼,也因缺水导致收成不理想。刘德法告诉记者,朱彦夫老书记虽然身体残疾,却识文断字,大脑里充满了智慧。他上任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村领导班子的人分到各个小队,让他们协助小队长先把所有被山水冲坏的堰豁补砌好,堰低的砌高,把土地中冲出来的水沟整平,把排水沟梳理好。刘德法老人当时正是一名生产队长。朱彦夫要求修好的坝堰要经受得住来年雨季山水的考验。之后,村子里的庄稼地及庄稼避免了暴雨洪水的毁坏,减少了土地里的养分与土壤流失,为粮食增产奠定了基础。

73岁的张太元老人是朱彦夫当支部书记时候的会计,他对朱老印象最深的就是不怕吃苦的精神。“在千余天的整地奋战中,他天天出现在工地上,对地堰的垒砌、劳力的调配进行部署,插空也去搬石头垒地堰。大伙看着残疾的支书都在工地上干活,谁还不努力劳动。他还让十岁的女儿,老伴也来工地干活。整个村子的村民的劳动积极性都被空前调动了起来。”

张家泉村村委现任会计张永臣站在整齐划一的梯田前告诉记者,这座满是层层梯田的山叫蔡家山,仅这座山的梯田就为村民增加了七八十亩土地,每年给村民带来五六十万的收入。这些梯田都是朱彦夫当初带着人肩挑人抬,把一些不大的石块一块块垒起来的。“这些梯田都这么多年了一直没有被自然灾害破坏,其垒墙技术我们现在的年轻人已经很少有人能掌握了。”张会计感慨地说。

打井,修池,引泉水庄稼开始有了好收成

至今仍住在村子里的朱彦夫的外甥赵圣贵告诉记者:“为了掌握第一手材料,确切了解庄稼地里的情况,不管白天多么疲劳,大舅每天都要到村子外面的庄稼地里看看。村子里的路都是崎岖坎坷的羊肠小道,路面上布满了碎石块。被绊倒摔得皮开肉绽是他的家常便饭,身躯还经常磕到路边的石堰上、石块上、荆棘中,被磕碰的头破血流。多亏他练就了一个自我保护的妙招,摔倒时双臂快速抱住脑袋才一次次避免了性命之忧。”谈起这些,赵圣贵依然感叹不已。朱彦夫曾写过这样的字句:“皮肉之苦、流血、疼痛对我成了小菜一碟。从致残到学会走路后,我就生活在这种环境里,每天摔三个五个的跟头,对我来说算不了什么。”

田地整好了后,每年的旱灾情还是解决不了。朱彦夫站在村前的河边,看着涓涓的溪流,想起田里干枯的禾苗,他非常苦恼,要是这些水都流进高坡的田里该有多好。他在思索中又启动了新的奋斗目标:修水池存水,浇地抗旱。

修水池不比整地、垒堰,但整地、垒堰是山里人的看家本领,只要大伙肯出力气就行。修水池有很多技术含量,像选地址,防漏、防洪等。他几次去县城请来水利工程师帮助测量规划选址。开建水池以后,为了把好关,他天天站在工地上与大伙一起解决一个个难题。这项工程是在冬天趁农闲进行的,冰冷刺骨的寒风、泥水考验着人们,却最终被人们所战胜。朱彦夫带领村子里的壮劳力大干了两个冬天,两个大水池建成了。“下工后脱下满是泥浆的裤子,结冰结地都能立起来,直到第二天早上有时候还化不了。就是在那样的情况下,朱书记一直陪着大伙一块熬过来。”刘德法老人想起当年的情景就唏嘘不已。

捐钱,捐物,频献力善良书记感动一方百姓

“那时候是真穷啊,孩子才两岁,家里却没一点能吃的东西了。朱书记从别人口里知道我的情况,给我送来了十几斤地瓜干,一家人就有饭吃了,那是多大的恩情啊。”说起朱彦夫对自己的帮助,64岁的苗加才老人至今记忆犹新。

张吉才老人今年也是64岁,他对朱书记的感激之情更深。“1977年,我儿子得了葡萄球菌肺炎,治疗需要1000多元,钱不够只能靠借,那时候借5元还稍微好借点,10元就很难很难。朱书记知道了后,自己赶了20多里路到走马坪医院给了孩子40元,他当书记没有薪酬,国家给的。1979年我父亲得了肺癌,朱书记又送了30元给我。那都是救命的钱啊。后来我有钱了就还钱给他,可是他说啥也不要。”

曾跟朱书记一块奋斗在家乡土地上的寇长可老人说,自从朱书记搬到县城住后,很长时间他都想念着这位可敬的书记。“那时候,只要有不顺心的事找他,他都开导你,每次都是愁眉苦脸去,高高兴兴地走。”

“我们村里现在一年到头很少有打架的,在朱书记的影响带动下,大家尊老爱幼,早已形成了良好的村风。村里的经济状况也越来越好,村民的收入现在主要靠种苹果和桃,每家年收入都在四五万元左右。周围村都羡慕我们,原先村里的小伙子不好找对象,女孩子都往外村跑,现在正好反过来了。”张家泉村现任支部书记刘文合高兴地说。

记者手记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前辈栽的树,要过几辈后才能长大成荫,后人才能乘凉。我们有时进行的工作,可能要在以后较长时间后才能体现出效益和价值。站在张家泉村村口,看着经过了几十年依然发挥着重要作用的水池和堤坝,望着一片片整齐的梯田,记者不禁感叹:不知当年跟着朱彦夫老书记一起奋斗的村民们能够想到,这名残疾的党员竟能带领大家创出这么一片天地,让几十年后的后人依然享受着“前人栽树”的硕果。

站在堤坝前,记者想象不出朱彦夫是如何带领村民垒砌这如此整齐的堤坝,屹立几十年依然如此坚固;听着村里的老人讲述,记者也无法想象为了监督进度,老书记摸着黑穿着假肢,夜夜上山查看进度……不过,唯有如此,一个健全人都无法担负的重任才能在一个残疾人的努力下撑了起来;唯有如此,才会让村里依托着几十年前的奋斗快速的发展起来;也唯有如此,村里才能形成如此良好的风气。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在张家泉村里,老书记为大家留下的不仅仅是那堤坝、那梯田、那水池,更是那一种无法超越的精神和勤劳、朴实的风气。只要老书记为大家所栽种的这些“树”在,记者认为,张家泉村的村民就会不断的进步下去。

新报记者谭壮飞夏金秀

新闻推荐

市妇联走访慰问挂包村困难群众

...

沂源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沂源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