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适应》要适应生活 由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引发的思考
□陈德亭
生活教育理论是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和“教学做合一”是其生活教育理论的三大基石。受其影响,临淄特教中心作为一所培智类特殊教育学校,经过多年的实践与探索,探索出一条适合培智学生发展需求的生活化教育特色办学之路。
陶行知的生活化教育理念指出:“生活教育既然以社会为学校,教室的范围自然不是在房子里,而是在天地间。需要研究农事,教室就在旷野里;需要研究工业,教室便在工厂里;需要研究商业,教室便在市场里;需要研究社会问题,教室便在十字街头。”他在《生活历》一文中还指出:“教当其时,则事半功倍;失其时,则事倍功半,或全失其效。故办学贵在不违人时。”也就是说,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把握和利用生活中的各种教学资源,并进行有效整合,以便更好地适应生活。
从新编人教版培智学校教材《生活适应》来看,由于学生的生活地域不同,生活习惯、生活环境、气候特点等也就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全国各地通用一套教材显然是不合适的,因此在教学中应结合学生当前的生活实际、地域特点等,对教材中的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取舍,使教学内容更贴近于学生的生活,能够极大地增强学习效果。如在教授一年级下册生活适应课《常见的水果》和《常见的蔬菜》两篇课文时,应结合当地时令水果和蔬菜进行教学,而不是一味的按教材罗列的水果和蔬菜种类进行学习,这样能够让学生处于一种真实的生活情景中进行学习,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增强了他们对认知事物的感知效果,丰富了他们的生活经验。而且,这些经验将成为他们进行后续学习的良好基础。因此,这种调整不仅仅是授课内容的改变,更重要的是反映了教师的一种生活化教学理念和注意运用身边教学资源的意识。
当然,从生活中可选取的教学资源还有很多,只要是我们生活中所需要的,便是我们的学生应该学习的。比如,在教授《六一儿童节》《团圆过中秋》《欢乐中国年》《元旦》等这些时间性较强的有关节庆的课文时,学校都会根据实际情况对课程内容、教学进度进行适当调整,调整符合当地节庆习俗的一些内容进行学习,删除一些与当地习俗无关的内容,并将学习内容调整到相应节庆前夕进行教学。这样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既有利于配合当地或学校节庆活动,又便于学生对该节庆的认识并加深印象,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和效果,此举亦与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生活教育理论相吻合。
“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要根据做的法子;事情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这是陶行知一贯坚持的“教学做合一”的生活教育理论的精髓。
学校现在使用的新编人教版培智学校教材,其中选取的教学内容大多是与学生生活紧密相关的,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看到、听到、用到、接触到的。根据这个特点,在教授一年级上册生活适应课《我的学习用具》时,力求将所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结合起来,使学生乐于学,记得牢,用得上。在教《我的学习用具》一课时,老师们不拘泥于课本内容,而是结合学生自己的书包、文具盒等现有学习用品进行教学,让学生打开书包看看里面都装有什么,然后再让学生从中找出文具盒,看看里面又有什么……让学生一一指认,并说出它们的名称及功用。像这样多样性教学手段的综合运用,既培养了孩子们的动脑动手能力,又培养了孩子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还能促使孩子养成良好的归类收纳学习用品的习惯,收到良好教学效果。
总之,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和“教学做合一”的生活教育理论,对培智教育有很强的借鉴、指导意义,值得每一位培智教育工作者好好去学习、研究。
(作者系临淄区特殊教育中心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
新闻推荐
探索文旅融合发展新路径 访区委宣传部副部长、区文旅局局长孙德志
□融媒体记者孔令海通讯员孟迪“全区‘重点工作攻坚年’动员会发出了‘事争一流、唯旗是夺’的攻坚令,我们...
淄博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淄博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