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焕远的韧劲

淄博日报 2019-12-05 00:34 大字

□孙方之

翟焕远是个作家,他每出版一本书就给我一本“雅正”,他的几部长篇小说我的书橱里都有收藏。我认识他较晚,大概在2013年,有一次憨仲兄领一帮作家到西铺蒲松龄书馆参观,叫我陪同兼做导游,其中就有翟焕远,他赠给我一本他出版的长篇小说《舆论监督》。后来屡次电话联系,一次领来几帮作家,参观周村那条老街。后来,他又来电话说成立了一个小团体叫“淄博华夏孝文化研究中心”,同时创办了一本会刊《华夏孝文化》,诚挚邀请我当编委。刊物出到十几期了,几乎每期都给我邮寄。刊物简约朴素,文章也不错。内容以倡导孝文化为主,弘扬的是中华优良传统文化,高扬着“孝为天下先”的旗帜,团结了一批遍布全国的作家、学者,每期刊物印刷3000册。现在还有这样的人办这样的事,我的确对这个以前并不是很熟悉的翟焕远刮目相看了。

大概是2018年10月,他和临淄区文化局原局长于洪亮兄来看望我,中午在饭店设宴招待他们,他又赠我一部他写的长篇小说《凤凰岭》,我把他的小说放在床头,有时间就拿来翻阅几页。这本书写的是一个名叫常栋武的人,和他长达半个多世纪的人生故事。常栋武当了大半辈子村干部,娶的媳妇叫菊花。上年纪了再为儿子盖房、找媳妇、娶媳妇操心。他的人生既平凡又琐碎,大半生在吃喝拉撒睡中度过,一晃几十年,一点也不轰轰烈烈,叱咤风云。但是,常栋武的人生中,也有闪光点,他曾在生产队带领社员战天斗地,搞农田基本建设、兴修水利。他的老年,也如其他人,从在自己家里过生日,到在饭店里过生日。他的大半生经历了中国社会从农耕文明跨入现代文明社会的转变。他的日子虽然平庸、琐碎,但是他又是满足的、幸运的。

翟焕远是个勤奋的作家。他在几年中,写出了三部长篇小说《岗上岗下》《舆论监督》《凤凰岭》,这需要不迷恋电视节目,不迷恋电脑游戏,不打扑克,不逛大街,起早贪黑,独对青灯,苦思冥想,挥汗奋斗,多读古今名著才能做得到。

翟焕远是个有韧劲的作家。他写出的几部长篇小说,每部都在30万余字以上,这需要一股毅力,需要板凳甘坐十年冷的做学问的老实态度。没有常年坚持,没有对文学的敬畏,没有一股韧劲,是很难做到的。有人说,写长篇小说,是体力和智力兼具的人的事业。翟焕远五大三粗,体力充盈,他具备了驾驭长篇小说的条件。

翟焕远是个有心的作家。从小说中可以看出,翟焕远对家乡一往情深,充满着深情。他把《凤凰岭》的背景,安排在淄河流域,这里山高沟深,石多地少,出门见山,生活条件极差。他书中塑造的一群普通的人,放在这种大背景下,极具说服力。他是农民出身,自幼生于斯,长于斯,是大山哺育他长大。他在这里读书、识字、获取知识,对这里的一草一木,充满感情,他成为作家后自然会以文学的形式“反哺”故乡。从作品中可以看出,他自幼注重汲取故乡文学素养,每部作品带着家乡的泥土芬芳。这种泥土芬芳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自觉。“闲吃萝卜淡操心”“染坊里染不出白布来”“瓜里挑瓜,挑到眼花”“逮不到兔子剥狗吃”“好死不如赖活着”等语言,作品里俯拾皆是。他用这种语言再加自己呕心沥血的再创作,使之升华、结晶,更能增加作品的深度、厚度。

翟焕远是个文学功底深厚的作家。他知识面宽阔,从他的长篇小说中,可以看出他读过一些名著。《红楼梦》里王熙凤的典故可以信手拈来,运用恰到好处。他对戏剧也应用自如,吕剧《小姑贤》的唱词他能大段应用。整部长篇小说氤氲着浓浓的文化气息。

新闻推荐

淄博书刊市场新址开业

□记者杨淑栋报道本报淄博讯11月23日上午9时,淄博市书刊市场在新址开业。新市场建筑面积约1万平方米,硬件设施齐备,现经...

淄博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淄博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