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公湖之“美”纵横齐国故都
春天的临淄太公湖美不胜收。记者采访时,太公湖保安巡逻队员正在景区全域巡查,河管员则沿所包河段搞卫生保洁、设施维护和植物养护。沿太公湖、乌河、运粮河、淄河、齐鲁石化排洪沟及卧龙河一路下来,河长制给河湖带来的变化目不暇接,太公湖之“美”纵横于齐国故都,让沿河百姓喜出望外。
自2011年开始,临淄区在全省率先推行以属地管理为模式的河长制试点。全面推行河长制以来,临淄区河长制工作制度、组织体系及河管员队伍进一步健全完善,为全市乃至全省探索了宝贵经验。临淄区水务局局长王庆德告诉记者,太公湖水利风景区采取“区总河长+区河道管理处+河管员”模式,淄河景区之外河段及乌河、运粮河等河道采用“总河长+河长+河管员”模式。“实践证明,这两种管护模式非常成功。目前全区共设河管员161名,我们还鼓励支持社会力量参与河道日常监管,已设立了10名民间河长、45名河道警长及23名河道义务监督员。”
随着河长制全面落地见效,临淄区河湖管理和保护工作内生动力,极大地推进了河湖工程治理进程,绿色河湖成为生态淄博的突出亮点。
临淄区实施了淄河水生态综合改造提升工程,牛山路上游河段于2017年6月正式动工,目前已完成河道内4.3公里的地表清理及防水毯铺设等工作,整修及新建两岸防汛道路30公里。“今年实施4.5公里河段景观绿化亮化、河床子槽生态修复、新建湿地等工程,对河道两岸23.3公里防汛道路进行全线提升改造,并改造牛山路下游现有湿地主体工程。”临淄区河长办负责人刘根航介绍说。
运粮河人工湿地工程占地面积165亩,通过中水循环利用,打造运粮河湿地景观。去年五一节,该工程全部完工并投入运行,在运粮河中段形成了占地近200亩的湿地和水面,成为临淄区继太公湖湿地之后又一生态新景观。记者在潜流湿地看到,千屈菜、再力花等水生植物生长旺盛,集水渠里一个个出水口如喷泉般突突喷涌,另外还以运粮河为依托建设了35000平方米表流湿地,将运粮河打扮得如公园一般漂亮。据了解,今年4月份,该区将启动运粮河人工湿地二期建设工程。
“你看现在这排洪沟多么干净,做梦也没想到能变得这么好!”齐鲁石化排洪沟打金岭回族镇穿过,过去这里生活垃圾、养殖垃圾很多,阻塞河道,臭气熏天。临淄区对排洪沟进行了河道清淤、边坡修复,并将沿沟村民的厕所与污水管道连接,实现了污水入网。齐鲁石化排洪沟及卧龙河清淤防渗工程共整治排洪沟15650米、卧龙河道4000米,有效改善了两条河沟的水质和环境状况。
乌河起源于临淄区辛店街道大武村黄山之阴,全长60公里。记者在朱台段看到,河水淙淙,芦苇茂盛,昔日污浊的河流恢复了往日的生机。朱台镇以落实河长制为契机,还在上河村乌河岸边新建了“鹧鸪戏”戏台、宋代水磨文化展示亭,联通了桐林-田旺遗址、高阳酿酒遗址、金陵寺等沿河人文景观,实现了乌河生态景观与地方历史文化的交融。乌河水生态综合提升工程综合整治长度20.85公里,目前还在加快向前推进,计划6月底前完成河道开挖疏浚,9月底前完成生态修复及防汛道路建设,12月底前完成污水管网综合整治工程主体。
河长制作为一项重大制度创新,让河湖治理工作更加高效顺畅。临淄区河长办分管负责人对运粮河湿地拆迁工作感受颇深。“2016年,运粮河湿地建设过程中遇到了难题,一些村民不理解,甚至引发了村内宗族矛盾,导致工程无法开工,迁址后又因类似问题难以推进清障拆迁工作。”这位负责人告诉记者,2017年全面实行河长制后,难题得到了有效破解。在凤凰镇,镇党委、政府一班人实行“3天工作法”,在3日内就完成了清障拆迁,确保了工程顺利推进。
为加快河长制落地见效,临淄区政府对沿河镇、街道的河道管理工作进行奖励补助,特别是全面推行河长制后,进一步加大了奖补力度,并由区河长办对镇、街道河长办每月组织4次督查考核,按考核结果发放奖补资金,确保河道保护管理质量。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刘磊马景阳本报通讯员薛勇杨杨织密“小微权力”防护网3月22日上午,在全区村党组织书记、主任培训班上,张店区纪委、监察委将《关于5起农村党员干部违纪违法典型案...
淄博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淄博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