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萌山水库:“老水库”新担当 □本报记者 王克鹏 通讯员 李健

淄博日报 2017-02-13 00:00 大字
萌山水库建成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大半个世纪过去了,萌山水库变成了大而美的淄博后花园。近年来,市萌山水库管理处解放思想、创新理念,鼓起“撸起袖子加油干”的冲天干劲,不断夺取新突破,展现出当代建设者的责任和担当,也让老一辈建设者们不禁忆起那激情燃烧的岁月。

像萌山水库这样的“老水库”,在全国有不少。作为基层管理单位,发展中一度深感困扰和彷徨,水管体制陈旧、机制僵化,没有活力,运行艰难,而又长期破题无门。在萌山水库,员工身份有事业编也有企业编,大家混编在一起工作,岗位不清、职责不明,干多干少、干好干坏都一个样。

“这种与世无争的‘大锅饭\’,最终拖累和伤害的是水库发展。”市萌山水库管理处处长张罡告诉记者,“可要在体制上‘动刀\’,谈何容易!50多年来,员工们几乎代代就业在水库,从‘库一代\’、‘库二代\’以至到‘库三代\’,为水库发展做出了贡献。但也不可否认,其间也形成了一个内部‘关系网\’,一旦动了谁的‘蛋糕\’,整个网都会乱颤。”

2013年,市萌山水库管理处果断实施“事企分开”、“管养分离”,成立公司,按企业化、市场化运作,负责水库日常工程维护和工农业供水业务,明确岗位职责,建立目标考核和内部分配等激励机制,实行工资与岗位绩效挂钩,奖勤罚懒,让多劳者多得。理顺了管理体制,激活了运行机制,萌山水库内生动力。“现在不用领导催,工作效率都比以前高出好几倍。”员工们这样说。

干旱之年更感水的宝贵,就在萌山水库水管体制改革的第二年,淄博市出现了50年一遇的严重大旱,在河道断流,地下水位下降的情况下,萌山水库依然保持蓄水量3000多万立方米,最多时占到全市五座大中型水库总蓄水量的一半。危机时刻,萌山水源源不断地送往工厂、农田,并滋润一方生态。

细心的人会发现,萌山水库水面又大了不少!“2015年11月,萌山水库增容工程上马,通过科学规划设计,适当抬高水库兴利水位,充分利用雨洪资源,提升水库蓄水和供水保障能力。”张罡介绍说,2016年工程建成后,增加的库容相当于新建了一座中型水库,最大程度上缓解了供需水矛盾、满足了城市生态用水,而且水库大坝能抵御百年一遇的洪水,为下游群众防洪筑起了一道安全屏障,也为今年开工建设“引水入萌”二期工程调蓄黄河水、长江水做好了准备,实现了一举多得。

萌山水库既是主城区上游“两库相连,三河相通”水网的重要节点,也是中游“八河连通、六水共用、清水润城”生态水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水库增容工程总投资仅3500万元,就增加兴利库容1000万立方米,比常规建设节省了90%的资金,而且没有迁占,也没有移民,成为全省水利工程建设史上的经典之作。萌山水库的工程管理水平也大大提升。

不久前,市萌山水库管理处成功创建为省一级水利工程规范化管理单位,实现了淄博市水利工程管理新突破,也为全省推行水利工程规范化管理做出了表率。记者在水库溢洪闸闸室看到,大闸启闭机一字排开,每台设备都明确标识着责任人,整洁的地面上铺着红地毯,就连提闸的钢丝缆绳都一尘不染,再想想过去的脏乱差,真是天壤之别。

新理念带来新亮点、新特色。近年来,这里建成了占地300多亩的水库水利公园、水利文化长廊,还有全省首个省级内陆休闲渔业公园以及4个国家级标准竞技垂钓池,更有高度信息化的“智慧水库”平台,为淄博后花园增添了新的内涵……

新闻推荐

晚报小记者的户外冒险之旅

昨日,30名淄博晚报小记者走进玉黛湖“穿越丛林”户外运动冒险乐园,进行了一场户外冒险之旅。小记者们通过爬、滑、跨、跳等动作越过层层关卡,挑战自我,增强了面对困难的勇气。“穿越丛林”户...

淄博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淄博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