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拿着腔镜探病处看着荧屏动手术 ——记淄博市第一医院普外微创科主任孙晓东

淄博日报 2015-01-16 18:35 大字

让生者活得有质量,让逝者走得有尊严,这是孙晓东(左二)作为一个医者的追求和良心。在肚子上打一个眼儿,伸进带有微型摄像头的腹腔镜就可以探测腹腔里的病变部位;把观察到的影像传输到荧屏上,再在肚子上打两个眼儿,伸进各种手术器具,看着荧屏就能进行手术。不需开膛破肚,就能完成分离、切除、缝合等操作。创伤小、痛苦少、恢复迅速,这就是越来越普及的腹腔镜微创手术。

淄博市第一医院普外微创科主任孙晓东,是淄博市最早开展微创手术的几个医生之一。十多年来,靠着精湛医术和高尚医德,孙晓东和他的团队让本来并不占区位优势的淄博第一医院,微创外科远近闻名。

微创,

是一场革命更是一种趋势

27年前,走进淄博市第一医院时,孙晓东还是个只有22岁的大学毕业生。虽然不在北京、上海等医疗条件发达的大城市,但孙晓东的眼光却一直盯着医学研究的最前沿。上世纪九十年代,有些大医院已尝试开展微创手术,孙晓东敏锐地觉察到这将是外科手术的一场革命。他说:“当时的微创设备并不理想,但优势还是明显的,创伤小,痛苦少,它必然成为发展趋势。”

孙晓东在认识上超前的,但在临床实践中却是谨慎的。他一直坚持这样的观点:治疗要最大限度让病人受益,如果微创手术达不到普通手术的效果,宁可不做。随着影像传输和医疗器械的进步,2001年前后,胆囊、阑尾等部位的微创手术在一些大城市已很成熟了。2006年以后,像胃、直肠等部位,微创手术的效果也越来越稳定。

在微创手术日臻成熟的过程中,孙晓东北上南下,向业界最高水平的医院、医生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诊疗水平。今天,像胃癌、直肠癌等大手术,孙晓东都能通过微创解决。他说:“在我们这样的三线城市,第一医院微创外科与国内一流水平相比,并不逊色,大量病例的实际效果可以证明。”

4年前,博山有一位75岁的孙大妈大便带血,在第一医院检查时确诊为直肠癌。手术前的全面检查CT发现胃部有肿瘤,大小约鸡蛋的间质瘤,应该也是恶性的。两处肿瘤都需要手术,都是大手术。如果按照普通方法,两处手术的刀口就需要一个全腹部长度的“通天口”,形成一道巨大的创伤。75岁的老人,身体素质不太好,还有糖尿病、高血压,能经得起这样一场大手术吗?

经过术前仔细讨论,孙晓东决定利用腹腔镜进行微创手术。在肚脐眼处打一个1公分的眼儿,进入镜子,上腹部打俩眼儿,切除胃部病变,然后下腹部打3个眼儿,镜下完成直肠癌根治性切除,最后腹壁下端开4厘米的刀口,将两个病变取出,经肛门完成直肠吻合。整台手术4个多小时,由于没有大的创伤,老人恢复得很快。如今4年过去了,老人依然生活得很好。

与病人交流,

有时需要善意的谎言

最初开展微创手术,病人是有抵触心理的。很多人都这样认为:“不开刀,打个眼就能做手术吗?这个能行吗?”一开始,孙晓东需要向病人和家属耐心地解释、宣传微创手术的好处,如果有一个病人接受了微创手术正在医院康复,第二个病人亲眼看到手术的效果后,一定会接受的。孙晓东说:“现在很多病人主动问能不能通过微创手术治疗,说明他们已经认识到微创手术的好处了。”

微创手术对病人来说,减少了创伤和痛苦,但对医生和医院却提出了更高要求。孙晓东说:“你想啊,比如胃部手术,原来需要开一个大的伤口,现在是把腹腔镜和医疗器械伸进腹腔,看着屏幕做手术,难度大多了。”尽管难度提高了,但看着病人术后很快恢复健康,孙晓东和他的同事们还是很欣慰的。对病人来说,微创手术并没有增加多少经济负担,手术花费大约高出10—20%,但术后的住院时间和用药都少了,整体花费并不高。

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孙晓东认识到,和病人谈话是一门艺术,有时需要“善意的谎言”。记者在第一医院采访时,有一位50来岁的农村妇女正在做胃部化疗。不久前,她确诊为胃癌,做了微创手术。当她知道自己患癌时,犹如晴天霹雳,因为她清楚这对她、对家庭意味着什么?她沮丧至极,拒绝治疗。孙晓东对她说:“癌和癌不一样,和那些没法治疗的病人相比,你赚大了,不需要大手术,在肚子上打个小眼儿,就能把病变部分清除掉,你才50岁,再活30年没问题。”但实际情况孙晓东是清楚的,这个病人已经是胃癌中晚期,通过手术,最多有40%的可能生存超过10年。这些需要如实和病人家属讲清楚,而且记录在案。

病人手术后,不到一天就能下床活动了,给她带来了康复的信心。这个时候,病人的信心往往比治疗还要重要。孙晓东又对病人说:“手术是很成功,为了防止还有没清除干净的脂肪、淋巴等里面藏着癌细胞,你听话,需要做六到八个疗程的化疗,这样你就能再下地干活了,你还是家里的顶梁柱呢。”在孙晓东的开导下,病人配合治疗,康复很快。

曾有一个30来岁的年轻女性,查出了甲状腺癌,自己以为快要走到生命的尽头,心情非常沮丧,天天哭哭啼啼。孙晓东对她说:“如果一个人一辈子一定要得一次癌,如果能选择的话,我会选择甲状腺癌,它毒性最小,存活率最高。既然已经得了,你是不是癌症病人中最幸运的?”这个年轻女性破涕为笑,一下解除了心理负担。

世间破事由他去,

轻松快乐才能远离疾病

虽然医疗水平不断进步,但癌还是很可怕的,还没有绝对有效的根治方法,人类与癌症的斗争还有漫漫征程。医学上一般统计5年或10年生存率,评价治疗效果,也反映了疾病的恶性程度。据了解,癌和癌不一样,比如甲状腺癌,恶性度很低,90%的病人能存活超过10年;乳腺癌的存活率也比较高,胃癌5年生存率逾40%,肺癌5年生存率30%左右,肝癌是癌中之王,5年生存率仅10%左右。

吃了五谷杂粮,总会长病生灾。生老病死,这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医疗能做的、医生能做的,就是尽量把病死的时间推迟。用他自己的话说,让生者活得有质量、让逝者走得有尊严,这才是一个医者的追求和良心。

作为医生,孙晓东把生老病死看得很通透。“上医治未病”。在他看来,人患病,有些因素是不可抗拒、无法改变的。比如,有些癌症是由基因导致的,从出生那一天起,就注定会得癌症,只是早晚的问题,如果各方面注意,病变就会来得晚些、再晚些。再如,土壤、空气、水等生活环境的污染,也是造成癌症病人骤增的重要原因,这不是哪一两个人能改变的。但有一些因素还是能改变的,比如心情,平和的心态和愉快的心情,是抵制病变的法宝。孙晓东说:“什么金钱、地位、权势?还有比健康地活着更重要的事吗?世间破事,由他去吧。拾得起、放得下、想得开,这样才能轻松快乐,才能远离疾病。”

平衡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规律作息,这都是老生常谈的话题。孙晓东说,这些事说起来很简单,关键是要做到。比如饮食,尽量少到外面吃饭,在家至少会把菜洗干净,至少会避开地沟油。孙晓东建议,多了解点养生健康方面的常识,舍得买房、买车、买衣裳,各种购物攀比,就是不舍得在健康上投资,这是很大的误区。等有病了,才想起保养身体,花钱也来不及了。所以说,对自己的身体有正确的把握,比了解你存了多少财富还重要,善于“经营好健康”和善于理财同等重要。

(全媒体记者伊茂林通讯员程方周燕宁)

名医档案

孙晓东,淄博市第一医院普外微创科主任,主任医师,潍坊医学院、万杰医学院兼职教授。山东省医学会腹腔镜与内镜外科学组委员,山东省医师学会腔镜医师分会委员,淄博市医学会腔镜外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淄博市医学会创伤外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淄博市医学会普外专业委员会委员。卫生部医管司内镜临床诊疗质量评价专家委员会专家,山东省内镜诊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专家组成员。《腹腔镜外科杂志》、《中国微创外科杂志》、《临床实用外科杂志》编委。

1999年在淄博市第一医院主持开展腹腔镜工作,开展手术种类和例数均居淄博市前列。2001年在淄博市最早开展迷你腹腔镜手术;2003年在淄博市率先开展小儿腹腔镜手术;2005年初在淄博市率先开展内视镜甲状腺手术;并率先在省内开展完全腔镜下腹膜后肿瘤切除、Nuss手术治疗漏斗胸等。多次参加国际国内微创学术交流会议并曾在全国性会议上进行手术表演。

坐诊时间:周三全天

新闻推荐

“淄博作家看海润暨文学现场十年精粹丛书出版座谈会”举办

...

淄博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淄博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