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一名家庭医生的一天 ——淄博市市级机关医院深入上海松江学习社区医疗⑤

淄博日报 2015-01-17 04:28 大字

□本报记者魏敬敬通讯员王萌

家庭医生如何提供服务?能否真正走进百姓?又带来哪些社会意义?

日前,记者跟随建设社区卫生服务站主任关金辉,见证了家庭医生的一天。

“她永远在我电话号码第一位”

今年83岁的龚大爷,是关金辉服务了10年的签约对象。

因为在莱芜战役中失去了双腿,老伴故去,儿女又不在身边,龚大爷一直靠陪护来照顾自己的日常起居。2005年家庭医生模式刚在松江区试行,他就认定了关金辉为自己的家庭医生。此后几乎每个周末,关金辉都会主动上门,为老人量血压、测血糖、做健康评估,风雨无阻。10年下来,老人不仅把关金辉当做家庭的一份子,也从她那里学到了不少医学保健知识。去年老人的陪护阿姨突发中风,在关金辉指导下及时转诊,治疗得当,基本没留下后遗症。

“今年体检时我查出颈动脉斑块,要搁在十年前会很紧张,可现在一点都不害怕,因为有我的家庭医生在身边,她是全科医生里的最高级职称。”老人像夸耀自己家人一样,不无骄傲地告诉记者:“我有全额医保,三级医院也可以全部报销,可我就认准了关医生,每年两次体检都放在她门诊上。我的电话直播第一个就是关医生,其次才是我女儿。”

“她是我家的一根主心骨”

Ⅰ型糖尿病患者孙青,自20多岁查出病症,至今已28年。

作为首批签约服务对象,她也最让关金辉时刻放心不下。由于Ⅰ型糖尿病本身成因复杂,加上孙青先天体质较差,血糖极其不规律,往往晚上测量血糖极高,第二天早晨再量又降到极低,关金辉为此没少往返奔波,手把手教她用药剂量、饮食保健、预防护理,一周上门好几次是常有的事。特别是随着并发症越来越明显后,孙青的双眼基本失明,关金辉更是与她密切保持联系,基本保证随叫随到。

“关医生性格很好,10年来对我的病情照顾很贴心,也亏了有这个家庭医生在身边,我才有足够的信心走到今天。我妈妈、女儿哪里有不舒服,甚至生活上的事情,第一个想到的也是关医生。她现在就是我们家的一根主心骨。”孙青毫不掩饰对关金辉的感激与信赖。

“认识她后基本没再住过院”

常大爷夫妇原本是医院的常客。大爷患有高血压,伴中风后遗症,老伴则是多年的老慢支,心脏也有杂音,三个女儿为此没少奔波费神。可自从在建设社区卫生服务站签约之后,有关金辉定期的保健上门,老两口基本没再住过院。常大娘性格比较敏感,刚开始一有不舒服就找关金辉哭诉。关金辉从来都是耐心哄劝,渐渐地大娘的性子也开朗了不少,关金辉也为此深得老人一家的信赖。

如上例子,只是松江区家庭医生式服务的一个缩影。建设社区位于新老城区交界处,老人多,家庭病床需求量大,每天门诊量100至120人,600多个签约的慢性病患者,却只有2个大夫,2.5个护士。“刚开始我手上家庭病床有近30张,但随着自己年纪增大,精力渐渐不如从前,几个签约的老人故去之后,就没再跟其他居民续签。手上现有的19张家庭病床,基本都是2005年延续下来的。”对服务力量不足的现状,关金辉略感无奈。

但她有她的骄傲:“社区医生的资源短缺,正形象说明了中国民众对健康守门人的认知提升,以及对家庭医生式服务模式的迫切需求。”

改革探索的第一步既已迈出,只要顺应民心,就唯有勇往直前。

新闻推荐

2015淄博都市农业冬闲游暨草莓季活动启动

...

淄博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淄博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