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张店:让“最后一公里”变通途 □本报记者 姜乾相 特约记者 张洪波 通讯员 冯萍 张祖轩

淄博日报 2014-07-14 05:40 大字

从2012年起,张店区连续三年开展“三包双联”活动,即对重点村、难点村和经济薄弱村实行一名县级干部蹲点包、一个部门单位挂包、一个驻村工作组下派包,其余部门单位各联系一个村(社区)党组织,机关干部普遍联系一户农户,探索出一条团队协作联系服务群众的新路子,力争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从“客人”变“自家人”

深入群众访民情

“干部自带铺盖卷儿下乡,与俺们同吃同住同劳动,党的好传统、好作风又回来了!”张店区杏园街道店子社区60多岁的老党员石玉宝深有感触地说。干部下基层联系群众,从“客人”变“自家人”,拉近了党群干群关系,是张店区开展“三包双联”活动取得的直接成效。

三年来,张店区每年从区直部门选派一批“第一书记”到村任职,与部分后备干部和镇(街道)包村干部组成驻村工作组,“第一书记”每月在村时间不少于20天,并做到每户必访。县级干部每年驻村蹲点不少于4次,每次驻村不少于3天。全区96个区直部门单位党组织与114个村居党组织结成帮扶对子,5000余名机关干部每人联系一家农户,每季度至少走访1次。

为方便群众联系,张店区还制作发放了“民情联系卡”,开通了24小时畅通的“民情热线”,设立了“民情恳谈室”,做到了干群联系“面对面”、“零距离”和“全天候”,被群众誉为“民心三宝”。

变“口号”为“口碑”

实事好事办到群众心坎上

“群众的需求就是任务,群众的呼声就是命令”。在“三包双联”活动中,张店区各级党员干部铺下身子接地气,倾听群众呼声,累计为群众办实事好事4300余件。

聂树鑫是张店区委宣传部派驻到新兴社区的“第一书记”,在他的笔记本上清楚地记录着17项年度工作目标,每一项都记录着完成情况和时限。在上任的短短4个月里,他多渠道为病困老党员宋德祥筹集救助金近万元,协调相关部门办理鲁中商务中心项目手续,推动项目开工建设,帮助新兴社区建成省级一类日间照料中心,引进淄博为老服务信息平台项目,受到了居民的好评。

傅家镇大徐村一段时间上访频繁,纠纷不断。2012年,区检察院的文志勇作为“第一书记”到村后,挨个与全村870余户村民拉家常、摸实情,不遗余力地为村民化解各种矛盾纠纷。区检察院100余名党员干部还与困难户结成帮扶对子,通过“走亲串门”、法律援助等措施,与村民结成了“亲戚”。

当得知他履行完“第一书记”年限要走的时候,全体村民联名请求把他留了下来。他也因此连续担任三年“第一书记”。在张店区,像文志勇一样“超期服役”的“第一书记”还有很多。

抓“显绩”更重“潜绩”

推动村居发展才是硬道理

驻村工作组“当先锋”,部门单位“做后盾”,35名县级干部“统筹抓”,(下转第二版)

新闻推荐

骄阳下的美容师 □实习记者许璐李雪

...

淄博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淄博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