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三轮复习需“六化” 淄博市教学研究室 邵淑红

淄博晚报 2014-05-06 22:27 大字

高考前一个月是综合训练阶段,好比体育大赛前的封闭训练,是一段非常关键的时期,它决定着高考的成败。那么,在这最后一个月的复习中,怎样才能取得更有效的复习效果呢?笔者建议要做到“六化”:

一、基础知识网络化。在最后一个月的备考中,考生们要在老师的引导下对照考纲和考试说明,对相应部分的基础知识进行更深一步的梳理、概括、综合和提升,加强知识之间的纵横联系,建牢知识结构体系,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从而启迪思维,提高能力。平时,要多体会教师怎样把基础知识系统化,有目的有意识地去尝试,逐步自主构建基础知识网络。要注重掌握知识的结构体系,挖掘知识的细节、内涵、内蕴,真正把知识学细、学透、学活。对于在短时间内难以弄懂弄通的内容或综合程度高、难度大、耗时多的问题则要灵活取舍,大胆放弃。

二、重点知识要强化。在最后一个月的备考中,如果仅把基础知识系统成网络还远远不够,考生们还要把握学科的重点,特别是在必考点、常考点的细节上不断地强化重点,不断地整合比较重点,不断地变换角度思考重点,不断地从习题训练中巩固重点,不断地从变式训练中提炼重点,及时向老师反馈在学习重点过程中的疑惑之处,切实完成对重点知识的吸收与消化。

三、能力培养渐进化。训练时,要从基础题的能力训练开始,逐步渗透,逐级提高。要把审题中易出现问题的基础题、模拟题和高考题集中起来,琢磨易混淆点,做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的专题训练场。考生们也可以拿出典型题目,进行全方位解读,从而在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上有大的收获。最好用高考题做典型题目,其难度把握、整套试题的结构、题目的科学性及知识能力考察点的分布,是任何模拟试题所不可比拟的。一方面,要充分利用高考题研究答案表述的针对性与准确性。另一方面,在于让考生们找感觉,增加考场上考生面对高考题时的心理认同。

四、习题训练经典化。对于老师精选、精编的习题,考生们要充分有效地利用,让每道题都达到最大收益。要注意分析出题者的意图,指出考察的知识点,查找审题和思维过程、解读图表和解答方法、可能遇到的问题等,慎防熟题失分,在熟题中找差异,防止思维定势,将熟题当生题做。在生题中找熟知点,从而找到得分点。学会“同中找异,异中求同”。达到“做一题、会一类、通一片”的目的。借综合训练,进一步落实“会做的题都做对”的答题策略,形成使“会做的题都做对”的应试能力。

五、答题准确规范化。考生们要特别注重培养答题的规范性和准确性。在解题过程中,审题时要找出题中的隐含条件,分析题目内容与课本、分值与答案要点的关系,调动知识储备,明确答题思路,规范准确全面答题。答题规范,包括语言简洁、字迹工整,多用专业术语,少用俗语和白话,保证解题过程严密、规范、完整,消除不必要的隐性失分;答题准确,包括按要求作答、思路清晰、主次分明以及逻辑性强等。答题全面,包括不遗漏要点,基本公式准确,步骤齐全。

六、备考心态平实化。考生们要根据自己的实际调整到高考最佳状态——精神饱满、沉着镇静、适度紧张、学习专注、必胜信念。沉着镇静是高考必备的心理素质,必胜的信念是高考取胜的关键,适度紧张是高考正常发挥之需要。将每次考试、高考看成机会,看成挑战,就能放松。视高考遇临大敌,肯定会紧张。答题要沉着镇静,牢记“人难、我难,我不畏难,人易、我易、我不大意”。保持“三静”——“自习安静、两休恬静、心理平静”,向“静”要成绩,向良好的心理素质要成绩,向健康的体魄要成绩。

“行百里者半九十”,越到最后越是关键,祝愿全体考生扎实备考,正常发挥,创造人生辉煌!

新闻推荐

工地半夜施工居民学生叫苦

...

淄博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淄博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