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父母旅行结婚 儿女集体婚礼 3代节俭好家风牵起“晚报情缘”

淄博晚报 2014-05-06 17:21 大字

“我来给你们送喜糖了!”昨日上午9点半,一位特殊的客人来到淄博晚报社会新闻中心办公室。她就是在5月1日举行的“晚报为媒”集体婚礼中新娘舒文静的母亲许曰云。拿出甜蜜的喜糖,许阿姨回忆起自己和父母的婚礼,讲述了社会的变迁、三代人和淄博晚报的深深情缘。

上世纪50年代:赶着马车接新娘

“50年代一张床,60年代一包糖,70年代红宝书,80年代三转一响,90年代讲排场。”这是网上描述各个年代婚礼的一段话。许曰云说,她的父母是经媒人介绍认识的,结婚时生活条件很清苦,大家也并不讲究排场。当时她的父亲是赶着一辆马车把母亲从娘家接走、开始新生活的。现在,近60年过去了,父母一直恩爱幸福、相敬如宾。在2008年,二老还参加了本报举办的金婚大典。

上世纪80年代:旅行结婚成风尚

一提起自己的婚礼,许曰云就打开了话匣子。她和丈夫打小就认识,也算青梅竹马,虽然两人的结合有介绍人,可也是水到渠成。他们选择了当时流行的旅行结婚,1985年4月15日,许曰云和丈夫踏上了去北京的火车,虽然是去首都,可是他们并没有停留太久。

“那时候我俩一共带了300元,去北京的火车票是每人11元5角,住的是10元一晚的旅馆,出去旅行了3天,光是花在路上的时间就有两天。”许曰云说,她结婚时并没有婚假这一说法,她和丈夫只请了3天假期,而当时,从淄博到北京要乘十几个小时的火车,所以他们新婚旅行的时间非常紧张,就只游览了天安门广场、故宫和北京动物园。花20多元买了16斤喜糖,又买了几瓶二锅头,他们只在北京住了一晚,就背着大包小包,匆匆赶回淄博。

在许曰云手里,还有一本“婚礼账本”,在这个账本上,清楚地记录着许阿姨和丈夫结婚时亲朋好友送来的每一份礼金,以及置办酒席、招待宾客所花的每一笔费用,1元、5元、10元,礼金单上最贵重的是丈夫单位领导送的一床新被面。在支出账上,清清楚楚地记录着:婚礼共支出101.94元。

21世纪:女儿报名“晚报为媒”集体婚礼

近30年的时光转眼逝去,许曰云的女儿也将举办婚礼,现在的生活条件与三十年前相比可谓是突飞猛进,但是节俭过日子的好传统不能丢。3月初,许曰云看到了本报即将举办集体婚礼的消息,立刻就心动了,与女儿女婿商量之后,她打电话报了名。从报名起到5月1日婚礼正式举行,她多次来本报询问婚礼的进展和种种细节。

在婚礼现场,许曰云的女儿舒文静说,她和丈夫的婚期本来安排在9月,但“晚报为媒”集体婚礼吸引了他们,集体婚礼既节约环保,又热闹宏大,他们果断把婚期提前,参加了本报组织的集体婚礼,“两个人幸福不幸福,关键看以后的生活,而不是婚礼的排场。”舒文静说。

(文/晚报记者王锐图/实习记者梁凌飞)

新闻推荐

淄博教授兰考举办“焦裕禄绘画展” 当地村民:50多年后又见焦书记音容笑貌

...

淄博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淄博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