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打造零排放“经济圈”
市农业局机关女干部现场帮助农民解决生产技术难题。(刘子琪摄)□本报记者孙春晓通讯员刘元忠刘子琪
经济圈原指从地域的自然资源、经济技术条件和政府的宏观管理出发,组成某种具有内在联系的地域产业配置圈。本文用来借指淄博大自然生态采摘园打造的零排放循环农业产业链。在这条链条上,秸秆制沼、生态种植、规模养殖环环相扣,虽然地域大小、产业内涵等不可同日而语,但对经济、社会以及生态的贡献却能以小见大,值得借鉴。
3月6日,位于北京路南首的淄博大自然生态采摘园迎来一批特殊的客人。她们不是来采摘的,而是三五成群地蹲在温室大棚里,有条不紊地收割着菠菜。“我们都是来自市农业局机关的女干部,平时多是忙于办公室事务,‘三八\’节来临之际,组织大家深入基层、服务群众,用实际行动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市农业局党委委员、副调研员韩淑清现场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据该园区负责人、淄川区双阳镇法家村党委书记宋锡峰介绍,这些菠菜已经成熟,全部收获后分给村民,腾出地来再种其它蔬菜。除了供应全村900多户村民免费吃菜,淄博大自然生态采摘园的主要功能是消化了秸秆制沼产生的沼液、沼渣;形成了草莓、西红柿、黄瓜等各种放心果蔬种植,为广大市民提供了采摘观光的好去处;生产果蔬产生的残枝烂叶,通过亚洲乃至世界最大的黄粉虫养殖基地进行无害化处理,打造了一条零排放、无污染的循环农业产业链,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多赢。
秸秆制沼惠及民生
“我们自己研发了一种采用玉米秸秆生产沼气、沼液、沼渣的技术,不但保证全村村民每天能用上洁净价廉的沼气,而且沼液、沼渣在大自然生态采摘园也排上了大用场,完全替代了化肥、农药,种出来的各类果蔬不但个头大,口感也好得很,真的是变废为宝啊!”宋锡峰笑呵呵地说。
据了解,法家村建设了4个上千立方的沼气罐,将玉米秸秆“化腐朽为神奇”,“吃”进去的是玉米秸秆,“吐”出来的是沼气、沼液、沼渣,这套秸秆制沼技术被国内有关专家认定为国内一流水平。秸秆制沼所需原料就地取材,除了收购了全村的农作物秸秆,还带动了周边乡村秸秆的无害化处理,彻底解决了当地秸秆禁烧的难题,生态效益显而易见。
“宋书记一切为了群众着想,造福村民。不但让村民住上楼房、免费喝上自来水,还给老年人每月发养老金,给考上大学的孩子发奖金。自从建起了沼气工程和生态园,村民又用上了清洁燃气、吃上了免费放心蔬菜,还给俺安排了工作,真是地地道道的父母官啊!”56岁的村民马会芝乐呵呵地说。
生态种植吸引人气
“玉米秸秆中含有大量的糖分和有机质,经过发酵和杀菌处理,产生的沼液、沼渣基本没有难闻的气味,用来种植蔬菜、水果,可以增加土壤的透气度,改良土壤,还能给果蔬提供充足的营养,使果蔬的产量、品质和安全性更有保障。大自然生态采摘园自今年1月18日开园以来,短短一个多月已接待游客近万人,创收近50万元。”宋锡峰介绍说。
记者从山东理工大学西校区出发,驱车沿着北京路南行,大约20分钟就到达大自然生态采摘园。采访时记者看到,前来该园区采摘的人群络绎不绝,其中有刚刚会跑的孩子,也有头发花白的老人,大家尽情体验着采摘的快乐,脸上不时露出灿烂的笑容。“这里的草莓又甜又香,采下来就能吃,贵点儿也乐意,就怕人太多、不够采。”带着5岁的儿子来采摘草莓的杨女士开心地说。
大自然采摘园不仅为广大市民提供了休闲娱乐的好去处,也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宋书记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以草莓大棚为例,今年,“大自然”种植了12个草莓大棚和10多个蔬菜大棚,目前已进入盛果期,一个草莓大棚一年下来预计能产1000余公斤草莓,每公斤价格60元左右,除去生产成本,预计每个棚的年收入将达到4万元左右。
规模养殖提升效益
据了解,大自然生态采摘园为了全面消化果蔬种植产生的残枝烂叶,达到园区零排放标准,将传统的单项单循环农业生产模式转化为多项多循环农业生产模式,为循环农业产业化开辟一条新路子。目前,该园区正在筹建月产10万只黄粉虫的工厂化养殖基地,建成后堪称该行业的世界NO.1。
据该项目负责人陈加生介绍,根据黄粉虫的生物学特性,可以用果蔬的残枝烂叶喂食,解决环境污染的同时,还可以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其盈利水平甚至不亚于果蔬的收入。每月10万只黄粉虫的产值可达上百万元,主要出口国外,市场供不应求。养殖黄粉虫的副产品(死虫、虫粪、虫蜕)是鸡、猪等家禽、家畜的良好饲料,其营养价值远高于麸皮;虫粪还可以做成高效生物有机肥,不仅有效增肥地力,增加农作物产量,还能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改善土壤结构,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有力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
小园区蕴含大市场。大自然生态采摘园充分发挥自身资源优势,倾力打造零排放“经济圈”,在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最大化的同时,显著提升了园区可持续健康发展水平。
新闻推荐
真金白银支持节能减排25家企业获近800万财政补助 高新区:节能降耗“增减”之中见功力
淄博国利新电源有限公司拥有国内最大的...
淄博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淄博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