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受万:创意独特画风 倾情淄博文化 □本报记者 魏廷宝
于受万先生是一位志趣高雅、德高望重的著名画家,在中国画写意和工笔两大领域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造诣。两次参加全国美展,多次在国家级展览上获奖。与此同时念念不忘为其生活和工作的淄博本土文化做贡献。
多年来,于受万先生满含激情创作出版了连环画作品140余种。去年又出版了属于淄博品牌文化的《新绘图聊斋志异》。早在1998年创作的《齐文化牡丹纪念卡》在全国发行,引起过巨大反响,广受藏家喜爱。在齐文化方面,他创作的《齐文化长卷》涵盖古齐时政治、经济、军事、文艺等四个方面;《古齐画赞》被刻瓷后陈列在中国陶瓷博物馆;为姜子牙画的连续画面成为中央电视台专题片《姜太公》的重要组成部分;设计的《齐桓公九合诸侯》浮雕作品长7米,高2米,场面宏大,塑造了那个时代十多个形神兼备的人物。此外,还创作了《齐国成语故事》、高连欣的小说《晏子传》插图、《淄博历史人物》插图等,而平时随手为齐国古代人物设计的雕塑草图就难以一一统计了。透过这些作品,我们可以看出于受万先生是一位对淄博文化有着热心肠、造型能力极强的画家。
于受万先生出生于世代农村医家,有较深的文化功底,擅长利用速写,从造型的角度,观察生活、记录生活,强化了形象记忆力和创造力。后入浙江美院进行深造,成为文化型和创作型的画家。22岁时的早期国画作品《春耕》入选1963年山东省职工美展。1977年开始为山东人民出版社创作《成语故事》、《西游记》等连环画,由于出手快,被该社编辑称为“突击队”。此后伏案耕耘20年,至1995年累计出版连环画140多种2500余幅。1999年,应世界语出版社之约,为巴金的经典小说《家》画插图;2000年应约为天津创作浮雕《中华医药图》,塑造了史上有名的医师、药师300余人。此图被做成110米的长浮雕,立于天津市北门,成为津门的一道文化景观,被载入吉尼斯世界纪录;2002年为王金铃长篇小说《虞舜大传》创作封面画和插图40幅,该书被评为省“五个一工程”奖。他创作的中国画《戚继光》、《长城祭》参加第六届、第八届全国美展,多件作品入选国家级展览并获奖;《长城颂》获得“纪念反法西斯和抗战胜利50周年全国美展”银奖。
淄博文化底蕴深厚,齐文化、聊斋文化交相辉映,博大精深。于受万先生出于其对淄博本土文化的敬畏和责任感,从上世纪90年代末,就开始创作《齐文化长卷》。期间,先后拜访王志民、陈书义、宣兆琦等齐文化研究专家,使画面的创作更趋完美,产生了四种不同版本的长卷。关于齐文化,在于受万先生的心里,一直还酝酿着更大的一件事:设计一处综合性齐文化景观,将上古的齐国人物、上古的民居、宫廷建筑以及姜子牙封齐、齐桓公九合诸侯、管鲍之交、晏子使楚、孙子兵法、火牛阵、齐威王纳谏等脍炙人口的故事和成语,做成圆雕、浮雕和实物,再现人类三千年前的生活、环境和明贤风貌……
作为画家,于受万先生创作的写意性工笔画已被国内美术评论界共认“具有艺术史价值”,其写意性人物画讲情趣、讲理法,笔精墨妙,为收藏家看好。而难能可贵的是,他对淄博本土文化亦倾注了极大的热情,为齐文化和聊斋文化形象化开发、为淄博文化强市建设不断地贡献着聪明才智。
他是一位创意型、文化型全方位的画家,亦是一位倾情淄博本土文化的资深学者。
编者按著名画家于受万先生作为淄博文化名人,在全国广有影响,是一位独具创意、才思飞扬的文人画家,其写意性工笔画被国内著名美术评论家誉为“确实具有艺术史的价值”,在画坛独树一帜。他潜心绘制的《全图本新绘图聊斋志异》成为300年来为《聊斋志异》配足全图的第一人,为传播聊斋文化做出了贡献。
多年来,于受万先生伏案耕耘,勤勉精进,成果丰硕。其创意能力与文化修养俱佳,想象力奇特,涉猎广泛,成就斐然。同时热情关注淄博本土文化,不但完成了聊斋全图重大文化工程,其对齐文化也深有研究,创作了大量有关齐文化的美术作品。本版将选登其优秀作品,以飨读者。
新闻推荐
...
淄博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淄博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