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淄博赏石文化的历史画卷 ——读陈东升主编《淄博古今赏石文化大观》

淄博日报 2014-02-28 06:37 大字

□蒋则文

渴盼已久的上下两部《淄博古今赏石文化大观》皇皇巨著到手后,我即用近半月的时间通读了一遍,一种亟欲表达的感激之情油然而生。感谢博山乡友、主编陈东升先生为淄博乃至我国的赏石文化又增添了一份令人珍视的历史文献。本人读后感想如下:

厚重感。全书以淄博地区为经,以古今历史为纬,在这幕淄博古今赏石文化的经纬网络上,从中国近三千年的古文化史海中钩沉淄博赏石文化的发展脉络开始,并沿着这条赏石文化的主线有理有据、详略得当地为我们展现了淄博古今赏石文化中无数朵瑰丽的奇葩。古代卷,15位作者的35篇文章,从古朴而悠远的赏石文化的历史流芳中,我们不仅进一步认识到淄博是我国赏石文化历史上一方璀璨的发祥地,有着深邃而丰厚的文化底蕴,而且还真切地感受到了古代淄博赏石名家那寄情于文石的儒雅风采,他们那精湛而渊博的赏石理论仿佛已经穿越历史的隧道正向我们娓娓道来。现代卷,41位作者120多篇文稿,向我们全面而真实地展现了那独具风韵而又丰富多彩的淄博文石的瑰丽与奇特;改革开放以来活跃在淄博石坛上众多的各领风骚的赏石家,正以群发之势建步留芳迈向更高更广阔的赏石文化平台;五彩缤纷、饮誉全国的淄博赏石文化活动的蓬勃发展。赏石团体文化素养的提高与赏石文化蓬勃发展的辩证关系在该书中也得到了客观的体现,而以陈老领衔主编的19部(套)计24本赏石文化图书的出版,其数量、价值乃至影响可谓蜚声石坛,饮誉中华并不为过。由此可以说,淄博赏石文化深厚的历史底蕴与现实持续性的蓬勃发展形成了该书蕴含的淄博赏石文化特有的厚重感。

亲切感。在阅读该书的过程中始终令人感到一种浓郁而温暖的乡土之情的亲切感,时时流入了我那满怀钦敬的心田:因为该书呈现的所有信息都是立足于我们的家乡淄博,无论是那悠远而珍贵的赏石文化的历史画卷,还是现实而多彩的赏石文化的空前繁荣,都无不反映了我们淄博赏石文化五彩斑斓的风采。尤其是赏石卷中收录的我们淄博赏石界的95位石友的516方文石(以《赏石卷》计),500多首诗词及楹联,不仅使我们开阔了眼界,活跃了思维,更重要的是认识了活跃在我们淄博家乡土地上这群饮誉中华大地又独具风韵的淄博石坛的名家才俊,而他们又是融合着浓浓亲情的家乡人,自感分外亲切。该书中所展现的举世无双、风韵独特的文石,亿万年来苍天造化于淄博青山绿水中,曾静静地卧在我们身边,与我们近在咫尺地共同度过了时光如水的无数个春秋。但是我们少有踏芳石文化的人,并没有从它那质朴无华的外表认识到它那天然去雕饰的纯真的天然之美,而今方才放眼识珍,为之一振。淄博毕竟是源远流长的赏石文化的发源地之一,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沉睡在淄博这块灵秀而美丽的土地上许多多姿多彩、神韵无限的大小不一的文石,因为我们赏石家的慧眼识宝而先后走进了赏石文化的艺术园地,走进了淄博赏石文化史上这部重要的历史典籍,并以这部巨著为载体,又迅速走出淄博,在全国范围内正日益展现出淄博赏石文化欣欣向荣的多彩风貌。这岂不使我们淄博人倍感亲切,倍感自豪,倍感古老的中华传统赏石文化增添了淄博的文化强势。

奋进感。阅读期间,总是感到字里行间有一种深沉而宏大的力时时扣击着我的心弦,似鼓励,但比鼓励宽宏;似鞭策,但比鞭策深厚。当读完该书掩卷沉思时,这种不可抑制的宏大的力终于使我清晰地感受到是一种催人奋进的力;从历史的纵深感看,古人精到而深邃的赏石理论至今仍是我们赏石文化史上令人翘望的巅峰,要勇于攀登跃上这样的巅峰,自然必须刻苦学习,努力奋进,继承传统,开拓创新;从现实的赏石领域看,贤才俊杰,群星灿烂;奇石荟萃,争奇斗妍;赏石水平、稳步提升;赏石文化,长足发展。在淄博赏石文化空前发展的今天,一个爱石人如果不愿落伍,同样必须认真学习,勇于奋进!不攀登华山无以知山之险峻,不临黄山无以知山之清秀,不读该书无以知淄博石坛空前之宽宏、典雅、繁盛。这种强烈的惊叹并由此生发的催人奋进感,正是该书给我乃至每一位文石爱好者潜在而持续性的正能量!

任何事物都不会尽善尽美。该书个别图片文字尚有微瑕之嫌,选编的文章似可再精典些,瑕不掩瑜,这仅是个人之浅见。

(作者系博山区赏石文化研究者退休职工)

新闻推荐

工商注册制度改革大幕开启

工商登记制度改革是企业之福。实施新的...

淄博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淄博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